迭代还是优化?即将上线的AAVE V3新功能详解

AAVE V3这次有非常大的迭代,能够以更便捷且加杠杆的方式整合不同链上的流动性,成为DeFi世界的中转站也不是没有可能。

作者:北辰

昨天Aave V3部署Arbitrum的提案正式通过,这次投票历时一周,获得了58万票(AAVE)的历史最高票数和99.99%的通过率。

最近以来,Aave V3已经在Twitter上有不少讨论,甚至被认为将改变DeFi游戏规则。

但这些都只是针对Aave V3官方文档(仅3500多字)而发出的碎片化的叫好声,却不知道到底好在哪里,或者说到底有哪些改变?

本文系统梳理了Aave V3的新功能,以及可能带来的改变。

 

  迭代:可跨链借贷的传送门(Portal)

DeFi用户被割裂在不同公链以及Layer2的流动性,在需要跨链交互时一般要用跨链桥,步骤比较麻烦,且每一步操作都有额外的Gas费或手续费,这就抑制了跨链行为。

而Aave V3则推出了传送门(Portal),允许用户从不同链上的Aave V3账户里无缝转移资产

实现原理其实很简单,即在原来的链上销毁aToken,同时在目标链上铸造对应的aToken,但比较考验平台放在各个链上用以兑换的资金池规模。

这个功能在去年一些小而新的DeFi协议里已经实现了,比如去中心化的跨链借贷协议Flux V3就可以在无损地在BSC、OEC及Heco之间跨链存取以及借贷。

而作为DeFi基础设施的头部借贷协议,升级迭代就相对滞后,不过Aave V3算是跟上了这股技术潮流。

我们可以预见,当Aave V3正式部署在各个公链及Layer 2时,可以带来两个直观的改变:

第一,Aave V3在不同链上的利率将被抹平,因为用户在Aave V3上的资产(aToken)可以无损跨链。这个改变是对于Aave 用户而言的。

第二,Aave V3可能成为DeFi跨链中转站

用户

虽然跨链闪兑项目也能实现,但Aave V3不仅没有那么多资金损耗,并且还能在跨链闪兑的基础上提供借贷服务,相当于用户可以加杠杆,从而去体验更多DeFi产品以及捕获更多利润。这个改变是对于所有DeFi用户而言的。

总的来说,Aave V3的传送门(Portal)功能,不仅可以有效解决Aave协议自身流动性被分割在各区块链上的问题,对于整个DeFi领域也是如此。

虽然这个功能算不上先发优势,但Aave在用户粘性、资金体量和资产及公链种类上有着基础设施级别的优势,能够应对用户的日常跨链借贷。

Aave V3的上线,相信不仅能保留现有用户的产品粘性,还能在短时间内引导新用户进来。

  优化1:自定义抵押率、清算率的高效模式(eMode)

 

传送门(Portal)可以看作迭代,而高效模式(eMode)只能说是优化。

高效模式(eMode)可以把资产按不同参数进行分类,共四个因素:贷款价值(LTV,Loan-To-Value,可以理解为抵押率)、清算门槛、清算奖金和自定义价格预言机(可选)。

就像电商平台把上架的商品贴上好评率、价格区间等标签,你就可以找出更精准的商品。

电商平台的商品只能对应特定的标签,比如一个水杯只能符合一个价格区间,不可能既是5-20元的区间,同时也是200-500的区间。

Aave V3上的资产则可以对应不同的标签,比如DAI的清算率可以是50%、75%、90%、97%等。

4个维度的标签构成了一个类别,这个类别的所有资产都可以视作在一个池子里——你可以把资产抵押在该类别内,然后就能借出该类别中的任何资产。

高效模式(eMode)最多可支持255个类别,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特定类别。

例如Aave V3的高效模式(eMode)先定义了一个稳定币的类别:抵押率-97%,清算门槛-98%,清算奖金-2%,自定义价格预言机-无。

然后用户给该类别提供了DAI,通常稳定币的抵押率为75%,但因为该类别的抵押率设置为97%,所以他就能够以97%借入该类别中的其他稳定币。

如果你注意到清算门槛-98%的话,这是说债务(借款+利息)达到抵押资产价值的98%时才会被清算。

可以看出高效模式(eMode)让这个用户的抵押率提高了22%,并且被清算的可能性也降低了,能大幅提升用户的资金利用率。

用户

对平台来说,高效模式把风险分层并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有点Uniswap V3内味儿了。

目前官方文档并未透露更多信息,但高效模式(eMode)下估计对应着更高的利率。

 

  优化2:授权风险管理

Crypto市场的高波动性给DeFi借贷市场带来了不稳定性因素,Aave就经历过好几次资产暴跌,这次在V3中进一步优化了风险管理机制。

既有产品功能上的优化,也授权Aave Governance在管理特定风险时无需投票。

用户

  隔离模式

当社区有新的资产创建提案时,可以把高风险资产列为隔离资产。

抵押隔离资产的借款人只能借出指定稳定币(而不是ETH、BTC等),并且每种资产都有指定的债务上限。

如有用户在Aave V3既提供了风险较高的隔离资产,也提供了常见的代币,仍然会被列入隔离模式——他存入的那些常见代币只能作为LP,而不能作为抵押品来借贷。

这样做的好处是假如风险较高的隔离资产崩盘,也不会影响其它资产的价格波动。

 

  供应和借款上限

授权Aave Governance能够设置每种资产配置的借款和供应上限,这一点确实能预防恶意借贷,而借贷平台流动性池被掏空正是这种短期内大额操作导致的。

 

  风险管理员

授权“许可清单”上的注册实体(也可以是DAO)在无需投票的前提下能够更改某些风险参数,但这些实体需要投票才能被添加进许可清单。

这样会让风险管理员对风险的反应会更及时。

 

  资产列表管理员

Aave Governance可以授予任何实体(甚至是智能合约)作为“资产列表管理员”,不通过链上投票就能将资产添加到Aave。

Aave V3的风险管理真正把DAO治理与产品深度嵌合,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对Aave Governance有更多的授权,以解决临时突发但普通用户毫无感知的问题。

 

  预言机哨兵

哨兵功能专为Layer 2协议设计,引入了清算的宽限期,并在特定情况下能禁止借款。

此外还有许多小修小补,比如更新了利率计算、用户可以使用aToken来偿还借款、头寸NFT化等,如果抵押率更改了但不影响已经进行的借贷等。

但这些功能无论有没有V3都会继续优化。

 

  总结

 

AAVE V3这次有非常大的迭代,能够以更便捷且加杠杆的方式整合不同链上的流动性,成为DeFi世界的中转站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也有不少产品上的优化,更加精准的细分功能,还有一系列针对风险管理的优化。

令人感慨的是这些迭代和优化都不是AAVE V3的首创,我们在不少协议中能都看到类似的影子,但它们的先发优势并没有真正带来对AAVE的超越。

这是否意味着DeFi领域已经开始阶层固化,就像国内的互联网,在巨头的用户量及资金量的碾压下,具有突破性的新项目依旧无法颠覆?

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转载声明:本文 由CoinON抓取收录,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oinON资讯立场,CoinON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若以此作为投资依据,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1月21日 下午1:49
下一篇 2022年1月21日 下午1:50

相关推荐

迭代还是优化?即将上线的AAVE V3新功能详解

星期五 2022-01-21 13:49:12

作者:北辰

昨天Aave V3部署Arbitrum的提案正式通过,这次投票历时一周,获得了58万票(AAVE)的历史最高票数和99.99%的通过率。

最近以来,Aave V3已经在Twitter上有不少讨论,甚至被认为将改变DeFi游戏规则。

但这些都只是针对Aave V3官方文档(仅3500多字)而发出的碎片化的叫好声,却不知道到底好在哪里,或者说到底有哪些改变?

本文系统梳理了Aave V3的新功能,以及可能带来的改变。

 

  迭代:可跨链借贷的传送门(Portal)

DeFi用户被割裂在不同公链以及Layer2的流动性,在需要跨链交互时一般要用跨链桥,步骤比较麻烦,且每一步操作都有额外的Gas费或手续费,这就抑制了跨链行为。

而Aave V3则推出了传送门(Portal),允许用户从不同链上的Aave V3账户里无缝转移资产

实现原理其实很简单,即在原来的链上销毁aToken,同时在目标链上铸造对应的aToken,但比较考验平台放在各个链上用以兑换的资金池规模。

这个功能在去年一些小而新的DeFi协议里已经实现了,比如去中心化的跨链借贷协议Flux V3就可以在无损地在BSC、OEC及Heco之间跨链存取以及借贷。

而作为DeFi基础设施的头部借贷协议,升级迭代就相对滞后,不过Aave V3算是跟上了这股技术潮流。

我们可以预见,当Aave V3正式部署在各个公链及Layer 2时,可以带来两个直观的改变:

第一,Aave V3在不同链上的利率将被抹平,因为用户在Aave V3上的资产(aToken)可以无损跨链。这个改变是对于Aave 用户而言的。

第二,Aave V3可能成为DeFi跨链中转站

用户

虽然跨链闪兑项目也能实现,但Aave V3不仅没有那么多资金损耗,并且还能在跨链闪兑的基础上提供借贷服务,相当于用户可以加杠杆,从而去体验更多DeFi产品以及捕获更多利润。这个改变是对于所有DeFi用户而言的。

总的来说,Aave V3的传送门(Portal)功能,不仅可以有效解决Aave协议自身流动性被分割在各区块链上的问题,对于整个DeFi领域也是如此。

虽然这个功能算不上先发优势,但Aave在用户粘性、资金体量和资产及公链种类上有着基础设施级别的优势,能够应对用户的日常跨链借贷。

Aave V3的上线,相信不仅能保留现有用户的产品粘性,还能在短时间内引导新用户进来。

  优化1:自定义抵押率、清算率的高效模式(eMode)

 

传送门(Portal)可以看作迭代,而高效模式(eMode)只能说是优化。

高效模式(eMode)可以把资产按不同参数进行分类,共四个因素:贷款价值(LTV,Loan-To-Value,可以理解为抵押率)、清算门槛、清算奖金和自定义价格预言机(可选)。

就像电商平台把上架的商品贴上好评率、价格区间等标签,你就可以找出更精准的商品。

电商平台的商品只能对应特定的标签,比如一个水杯只能符合一个价格区间,不可能既是5-20元的区间,同时也是200-500的区间。

Aave V3上的资产则可以对应不同的标签,比如DAI的清算率可以是50%、75%、90%、97%等。

4个维度的标签构成了一个类别,这个类别的所有资产都可以视作在一个池子里——你可以把资产抵押在该类别内,然后就能借出该类别中的任何资产。

高效模式(eMode)最多可支持255个类别,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找出最适合自己的特定类别。

例如Aave V3的高效模式(eMode)先定义了一个稳定币的类别:抵押率-97%,清算门槛-98%,清算奖金-2%,自定义价格预言机-无。

然后用户给该类别提供了DAI,通常稳定币的抵押率为75%,但因为该类别的抵押率设置为97%,所以他就能够以97%借入该类别中的其他稳定币。

如果你注意到清算门槛-98%的话,这是说债务(借款+利息)达到抵押资产价值的98%时才会被清算。

可以看出高效模式(eMode)让这个用户的抵押率提高了22%,并且被清算的可能性也降低了,能大幅提升用户的资金利用率。

用户

对平台来说,高效模式把风险分层并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有点Uniswap V3内味儿了。

目前官方文档并未透露更多信息,但高效模式(eMode)下估计对应着更高的利率。

 

  优化2:授权风险管理

Crypto市场的高波动性给DeFi借贷市场带来了不稳定性因素,Aave就经历过好几次资产暴跌,这次在V3中进一步优化了风险管理机制。

既有产品功能上的优化,也授权Aave Governance在管理特定风险时无需投票。

用户

  隔离模式

当社区有新的资产创建提案时,可以把高风险资产列为隔离资产。

抵押隔离资产的借款人只能借出指定稳定币(而不是ETH、BTC等),并且每种资产都有指定的债务上限。

如有用户在Aave V3既提供了风险较高的隔离资产,也提供了常见的代币,仍然会被列入隔离模式——他存入的那些常见代币只能作为LP,而不能作为抵押品来借贷。

这样做的好处是假如风险较高的隔离资产崩盘,也不会影响其它资产的价格波动。

 

  供应和借款上限

授权Aave Governance能够设置每种资产配置的借款和供应上限,这一点确实能预防恶意借贷,而借贷平台流动性池被掏空正是这种短期内大额操作导致的。

 

  风险管理员

授权“许可清单”上的注册实体(也可以是DAO)在无需投票的前提下能够更改某些风险参数,但这些实体需要投票才能被添加进许可清单。

这样会让风险管理员对风险的反应会更及时。

 

  资产列表管理员

Aave Governance可以授予任何实体(甚至是智能合约)作为“资产列表管理员”,不通过链上投票就能将资产添加到Aave。

Aave V3的风险管理真正把DAO治理与产品深度嵌合,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对Aave Governance有更多的授权,以解决临时突发但普通用户毫无感知的问题。

 

  预言机哨兵

哨兵功能专为Layer 2协议设计,引入了清算的宽限期,并在特定情况下能禁止借款。

此外还有许多小修小补,比如更新了利率计算、用户可以使用aToken来偿还借款、头寸NFT化等,如果抵押率更改了但不影响已经进行的借贷等。

但这些功能无论有没有V3都会继续优化。

 

  总结

 

AAVE V3这次有非常大的迭代,能够以更便捷且加杠杆的方式整合不同链上的流动性,成为DeFi世界的中转站也不是没有可能。

而且也有不少产品上的优化,更加精准的细分功能,还有一系列针对风险管理的优化。

令人感慨的是这些迭代和优化都不是AAVE V3的首创,我们在不少协议中能都看到类似的影子,但它们的先发优势并没有真正带来对AAVE的超越。

这是否意味着DeFi领域已经开始阶层固化,就像国内的互联网,在巨头的用户量及资金量的碾压下,具有突破性的新项目依旧无法颠覆?

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