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X暂时不受待见,为什么币安还要做DEX?

对于币安来说,DEX不仅仅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更是其战略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DEX暂时不受待见,为什么币安还要做DEX?

(春天钓鱼,梵高)

前言:近期有些朋友问蓝狐笔记,币安作为中心化交易所,为什么要做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似乎有些说不通。那么,今天蓝狐笔记从其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聊聊这个事情。

加密世界除了比特币和少数加密货币有一定的应用场景之外,大多数项目在严格意义上都还没有落地,而对未来的价值期望成为支撑加密项目的关键。交易的需求是目前加密世界最大的可落地需求。这也是交易所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整个加密世界最关键环节的重要原因。由此交易所获取了整个加密世界的最大价值部分,我们从几个头部交易所可以看出,即使在熊市也至少有几亿美元的年收入。虽然也面临不可避免的业务规模的下降,但交易所几乎是熊市里唯一能够持续赚钱的行业环节。 

当然,区块链作为整体行业,光有交易所还是不够的,它还需要项目本身的逐步落地和发展。更多加密项目本身的落地和大规模采用才是交易所走向未来的坚实土地。这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不展开描述。 

处于加密世界,很自然地,我们会考虑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来重塑中心化的业务模式,交易所也不例外。我们不仅要有中心化的交易所,也需要有去中心化的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所有很多优势,比如用户体验、交易深度等;也有它的缺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资产的控制权。一旦中心化交易所出现问题,可能就是大问题。比如近期加拿大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QuadrigaCX因为掌握私钥的创始人突然离世事件,导致近2亿美元的资产无法取出。 

但是,很尴尬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没有看到成气候的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不管是基于以太坊协议还是EOS或TRON协议的DEX,其交易量都很小,具体可以见下图,从数据看,7天的交易量超过100万美元的才7个,最高的Newdex也只不过590万美元。这样的交易量级跟中心化交易所相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DEX暂时不受待见,为什么币安还要做DEX?

(数据来源:dappradar,2019年2月20日)

 

即使中心化交易所有潜在的风险隐患,但是用户依然还是以中心化交易所为主。不管理由怎么讲,用户用自己的资金做出了最真实选择。 

为什么DEX暂时不受待见? 

之前也使用过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服务,但是体验非常差。主要有几点很难受,一是速度问题;二是交易深度;三是可用性。 

要进入DEX交易,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上有自己账户地址,且以太坊、EOS和TRON的DEX都不同,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时,在链上撮合订单,要忍受可能漫长的撮合等待,要忍受交易的确认时间;还有更糟糕的是,交易深度不够,直接导致交易困难。如果对于交易速度和流动性有较高要求的交易者,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简直是要抓狂。最后是可用性,它跟传统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体验不同,用户要掌管要自己私钥,如果打错地址或丢了私钥,意味着资产的损失。很大部分用户之所以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因为一些小币种交易的需要。

当然中心化交易所也不完美。迄今为止,历史上被黑客攻击造成的损失高达11亿美元,共有30多起,几乎每年都有资产丢失的事件,其中包括著名的门头沟事件,还是有2018年1月的Coincheck、2018年2月的BitGrail的事件,损失都超过1亿美元以上。 

即便如此,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还是没有成为主流加密用户的交易主场所,这说明了,相对于被黑客攻击或其他潜在安全风险来说,去中心化的不便利性更让用户头痛。 

交易深度、速度、费用、可用性目前看都无法赢得普通用户的青睐,都无法满足普通用户的核心需求。用户的核心需求是通过交易获利。如果交易深度、速度、可用性不足,获利也难。 

那么,问题来了,币安是中心化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有好的用户体验,有交易深度,能够满足交易者的核心需求,也因此捕获了大量的价值。既然如此,币安为什么还要做DEX?这会不会跟自己的中心化交易所业务产生冲突? 

为什么币安还要做DEX? 

从币安一系列的动作看,币安对未来的规划远远不止于做一个世界顶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不仅在世界各地分布式地搭建本地交易所,开通法币购买加密货币的方式(如信用卡直接购买),还发起Lanchpad众筹项目,推出DEX、币安链等。可以看出,币安有其长远战略考量,希望在加密世界做更多的事情,扮演基础设施建设者的角色。基础设施包括交易所(中心化或去中心化)、钱包、公链等。 

如果是一个后来者,做中心化交易所的时机肯定比较晚,而采用去中心化方式是更合理的战略选择。而中心化交易所本身要做去中心化交易所,要走出这一步是不容易的。币安要做DEX,可以看出几点考量: 

1.认可DEX的未来潜力 

DEX虽然在可用性上跟中心化交易所有差距,但是如果在交易深度、速度等方面能够跟中心化交易所媲美,最关键的一点是,如果它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的获利机会。那么,它有机会在未来跟中心化交易所相匹敌。因为它还有中心化交易所不具备优势,匿名性和资产控制权、抗攻击性等。 

这意味着,只要未来DEX达到接近于中心化交易所的体验,那么加上DEX固有的优势,它就有机会获得相当一部分群体的青睐。 

2.与其让人颠覆,不如自我颠覆 

如果DEX的性能赶上中心化交易所,加上自身的天然优势,那么,它极有可能在未来赶上甚至超过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规模。当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到底是多长,谁也不清楚。不过,如果一旦发生转变,这对中心化交易所来说,是个颠覆性的事件。 

对于币安来说,它的远景目标不单纯是成为一家加密世界的交易所,而是区块链的基础设施提供者。所以,与其让其他人来颠覆,不让自己主动拥抱变化。 

3.有了BNB的串联,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有了底层的一致性。 

当前币安DEX用BNB做运行的gas费。这意味着,如果币安DEX需求变大,也带来BNB价值的上升。币安的价值通过BNB来体现,无论是去中心化还是中心化交易所或公链都是它捕获价值的形式。 

总的来说,币安发布DEX是其走向基础设施提供者战略版图的重要一步。这次币安DEX并不是基于以太坊、EOS或者TRON等其他公链,而是基于自己的公链,且采用了Cosmos的可扩展架构,可以看出它未来的目标远不只是构建交易所那么简单。 

币安DEX能取得突破吗? 

坦白说,蓝狐笔记也不知道。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币安DEX跟其他DEX相比,有不同特质和天然优势,值得持续观察,也值得期待。

币安DEX跟其他去中心化交易所一样,用户持有私钥,自己控制资产,币安链DEX不掌握用户的资产。这可以满足用户的资产控制权、安全感以及匿名性的需求。 

同时,跟大多数的DEX不同,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币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建立在币安公链上,而不是基于以太坊或EOS等。 

首先来看性能的问题,这个关乎最重要的用户体验。交易延迟要低,吞吐量要大,交易深度要够。这也是币安DEX首要考虑的问题。

币安链建立在Cosmos Tendermint协议上,对Tendermint进行了代码分叉,并进行了改造,基于拜占庭容错和DPoS共识,以满足性能为主要诉求,目标是1秒出块,1个确认完成最终性。币安链采用可扩展的架构,可支持不同的币种,支持数千个区块链,实现跨链等。 

从公开资料预计,基于币安链的币安DEX的tps大概是每秒数千笔,能够基本上接近于目前中心化交易所的处理能力。可以看出,基于战略的选择,币安会把DEX作为币安链的首个重点突破项目,也是符合自身基因。 

如果DEX能够取得突破,未来基于币安链发布各种新的资产,形成自己的资产生态群落。不仅可以发布资产,还可以进行资产的后续交易,这就形成真正的闭环。 

更关键的是DEX不是中心化的交易所,而是基于币安公链的交易所,这意味着,后续它有了更多的社区属性,更多分布式属性,有利于其长远的持续发展。另外,早期为了保证一定的性能,首次选择11个测试节点,后续会逐步增加节点的数量。 

其次,来看易用性问题。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币安DEX的界面和用户体验跟中心化交易所类似,以尽可能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 

最后,佷关键的一点,币安是首个头部交易所推出自己的DEX。之前的交易所的运营经验,可以给币安DEX带来很多经验的借鉴,这里包括用户的使用习惯、需求的层级等方面。 

结语 

从币安的一系列动作看,币安未来的方向是要成为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者。区块链的基础设施不仅仅有中心化交易所,还包括DEX、钱包、公链、项目孵化等等。 

在币安的战略拼图中,当前最重要的是它的DEX,因为这是基于币安链的首个重要项目。如果DEX取得成功,对它下一步的整体战略运作来说,就能够形成更大的势能。它能带动币安链其他相关项目的成长,比如在币安链上发行资产,实现资产跨链等。目前的公链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只有链,没有足够的场景应用,没有足够的用户采用,如果在币安链上能够发行多场景资产,在上面运行无数应用,有无数用户落户,那这就意味着它是一个生态群落。 

从这个角度看,币安DEX是实现其战略版图的关键一步。对于币安来说,DEX不仅仅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更是其战略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加密世界的用户,不管是投资者,还是交易者,如果有用户体验更好更易用的DEX,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值得期待。

——

风险警示:蓝狐笔记所有文章都不构成投资推荐,投资有风险,投资应该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对项目进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资决策。

转载声明:本文 由CoinON抓取收录,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oinON资讯立场,CoinON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若以此作为投资依据,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2月20日 下午5:19
下一篇 2019年2月20日 下午5:19

相关推荐

DEX暂时不受待见,为什么币安还要做DEX?

星期三 2019-02-20 17:19:28

DEX暂时不受待见,为什么币安还要做DEX?

(春天钓鱼,梵高)

前言:近期有些朋友问蓝狐笔记,币安作为中心化交易所,为什么要做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似乎有些说不通。那么,今天蓝狐笔记从其战略发展的角度来聊聊这个事情。

加密世界除了比特币和少数加密货币有一定的应用场景之外,大多数项目在严格意义上都还没有落地,而对未来的价值期望成为支撑加密项目的关键。交易的需求是目前加密世界最大的可落地需求。这也是交易所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整个加密世界最关键环节的重要原因。由此交易所获取了整个加密世界的最大价值部分,我们从几个头部交易所可以看出,即使在熊市也至少有几亿美元的年收入。虽然也面临不可避免的业务规模的下降,但交易所几乎是熊市里唯一能够持续赚钱的行业环节。 

当然,区块链作为整体行业,光有交易所还是不够的,它还需要项目本身的逐步落地和发展。更多加密项目本身的落地和大规模采用才是交易所走向未来的坚实土地。这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不展开描述。 

处于加密世界,很自然地,我们会考虑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来重塑中心化的业务模式,交易所也不例外。我们不仅要有中心化的交易所,也需要有去中心化的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所有很多优势,比如用户体验、交易深度等;也有它的缺点,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资产的控制权。一旦中心化交易所出现问题,可能就是大问题。比如近期加拿大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QuadrigaCX因为掌握私钥的创始人突然离世事件,导致近2亿美元的资产无法取出。 

但是,很尴尬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没有看到成气候的DEX(去中心化交易所),不管是基于以太坊协议还是EOS或TRON协议的DEX,其交易量都很小,具体可以见下图,从数据看,7天的交易量超过100万美元的才7个,最高的Newdex也只不过590万美元。这样的交易量级跟中心化交易所相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DEX暂时不受待见,为什么币安还要做DEX?

(数据来源:dappradar,2019年2月20日)

 

即使中心化交易所有潜在的风险隐患,但是用户依然还是以中心化交易所为主。不管理由怎么讲,用户用自己的资金做出了最真实选择。 

为什么DEX暂时不受待见? 

之前也使用过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服务,但是体验非常差。主要有几点很难受,一是速度问题;二是交易深度;三是可用性。 

要进入DEX交易,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上有自己账户地址,且以太坊、EOS和TRON的DEX都不同,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时,在链上撮合订单,要忍受可能漫长的撮合等待,要忍受交易的确认时间;还有更糟糕的是,交易深度不够,直接导致交易困难。如果对于交易速度和流动性有较高要求的交易者,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简直是要抓狂。最后是可用性,它跟传统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体验不同,用户要掌管要自己私钥,如果打错地址或丢了私钥,意味着资产的损失。很大部分用户之所以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因为一些小币种交易的需要。

当然中心化交易所也不完美。迄今为止,历史上被黑客攻击造成的损失高达11亿美元,共有30多起,几乎每年都有资产丢失的事件,其中包括著名的门头沟事件,还是有2018年1月的Coincheck、2018年2月的BitGrail的事件,损失都超过1亿美元以上。 

即便如此,去中心化交易所DEX还是没有成为主流加密用户的交易主场所,这说明了,相对于被黑客攻击或其他潜在安全风险来说,去中心化的不便利性更让用户头痛。 

交易深度、速度、费用、可用性目前看都无法赢得普通用户的青睐,都无法满足普通用户的核心需求。用户的核心需求是通过交易获利。如果交易深度、速度、可用性不足,获利也难。 

那么,问题来了,币安是中心化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有好的用户体验,有交易深度,能够满足交易者的核心需求,也因此捕获了大量的价值。既然如此,币安为什么还要做DEX?这会不会跟自己的中心化交易所业务产生冲突? 

为什么币安还要做DEX? 

从币安一系列的动作看,币安对未来的规划远远不止于做一个世界顶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不仅在世界各地分布式地搭建本地交易所,开通法币购买加密货币的方式(如信用卡直接购买),还发起Lanchpad众筹项目,推出DEX、币安链等。可以看出,币安有其长远战略考量,希望在加密世界做更多的事情,扮演基础设施建设者的角色。基础设施包括交易所(中心化或去中心化)、钱包、公链等。 

如果是一个后来者,做中心化交易所的时机肯定比较晚,而采用去中心化方式是更合理的战略选择。而中心化交易所本身要做去中心化交易所,要走出这一步是不容易的。币安要做DEX,可以看出几点考量: 

1.认可DEX的未来潜力 

DEX虽然在可用性上跟中心化交易所有差距,但是如果在交易深度、速度等方面能够跟中心化交易所媲美,最关键的一点是,如果它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的获利机会。那么,它有机会在未来跟中心化交易所相匹敌。因为它还有中心化交易所不具备优势,匿名性和资产控制权、抗攻击性等。 

这意味着,只要未来DEX达到接近于中心化交易所的体验,那么加上DEX固有的优势,它就有机会获得相当一部分群体的青睐。 

2.与其让人颠覆,不如自我颠覆 

如果DEX的性能赶上中心化交易所,加上自身的天然优势,那么,它极有可能在未来赶上甚至超过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规模。当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到底是多长,谁也不清楚。不过,如果一旦发生转变,这对中心化交易所来说,是个颠覆性的事件。 

对于币安来说,它的远景目标不单纯是成为一家加密世界的交易所,而是区块链的基础设施提供者。所以,与其让其他人来颠覆,不让自己主动拥抱变化。 

3.有了BNB的串联,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中心化交易所有了底层的一致性。 

当前币安DEX用BNB做运行的gas费。这意味着,如果币安DEX需求变大,也带来BNB价值的上升。币安的价值通过BNB来体现,无论是去中心化还是中心化交易所或公链都是它捕获价值的形式。 

总的来说,币安发布DEX是其走向基础设施提供者战略版图的重要一步。这次币安DEX并不是基于以太坊、EOS或者TRON等其他公链,而是基于自己的公链,且采用了Cosmos的可扩展架构,可以看出它未来的目标远不只是构建交易所那么简单。 

币安DEX能取得突破吗? 

坦白说,蓝狐笔记也不知道。不过,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币安DEX跟其他DEX相比,有不同特质和天然优势,值得持续观察,也值得期待。

币安DEX跟其他去中心化交易所一样,用户持有私钥,自己控制资产,币安链DEX不掌握用户的资产。这可以满足用户的资产控制权、安全感以及匿名性的需求。 

同时,跟大多数的DEX不同,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币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建立在币安公链上,而不是基于以太坊或EOS等。 

首先来看性能的问题,这个关乎最重要的用户体验。交易延迟要低,吞吐量要大,交易深度要够。这也是币安DEX首要考虑的问题。

币安链建立在Cosmos Tendermint协议上,对Tendermint进行了代码分叉,并进行了改造,基于拜占庭容错和DPoS共识,以满足性能为主要诉求,目标是1秒出块,1个确认完成最终性。币安链采用可扩展的架构,可支持不同的币种,支持数千个区块链,实现跨链等。 

从公开资料预计,基于币安链的币安DEX的tps大概是每秒数千笔,能够基本上接近于目前中心化交易所的处理能力。可以看出,基于战略的选择,币安会把DEX作为币安链的首个重点突破项目,也是符合自身基因。 

如果DEX能够取得突破,未来基于币安链发布各种新的资产,形成自己的资产生态群落。不仅可以发布资产,还可以进行资产的后续交易,这就形成真正的闭环。 

更关键的是DEX不是中心化的交易所,而是基于币安公链的交易所,这意味着,后续它有了更多的社区属性,更多分布式属性,有利于其长远的持续发展。另外,早期为了保证一定的性能,首次选择11个测试节点,后续会逐步增加节点的数量。 

其次,来看易用性问题。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币安DEX的界面和用户体验跟中心化交易所类似,以尽可能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 

最后,佷关键的一点,币安是首个头部交易所推出自己的DEX。之前的交易所的运营经验,可以给币安DEX带来很多经验的借鉴,这里包括用户的使用习惯、需求的层级等方面。 

结语 

从币安的一系列动作看,币安未来的方向是要成为区块链基础设施提供者。区块链的基础设施不仅仅有中心化交易所,还包括DEX、钱包、公链、项目孵化等等。 

在币安的战略拼图中,当前最重要的是它的DEX,因为这是基于币安链的首个重要项目。如果DEX取得成功,对它下一步的整体战略运作来说,就能够形成更大的势能。它能带动币安链其他相关项目的成长,比如在币安链上发行资产,实现资产跨链等。目前的公链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只有链,没有足够的场景应用,没有足够的用户采用,如果在币安链上能够发行多场景资产,在上面运行无数应用,有无数用户落户,那这就意味着它是一个生态群落。 

从这个角度看,币安DEX是实现其战略版图的关键一步。对于币安来说,DEX不仅仅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更是其战略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加密世界的用户,不管是投资者,还是交易者,如果有用户体验更好更易用的DEX,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值得期待。

——

风险警示:蓝狐笔记所有文章都不构成投资推荐,投资有风险,投资应该考虑个人风险承受能力,建议对项目进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