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维权事件还没有完全落下帷幕,美国SEC又给了亦来云当头一棒。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随着全球监管政策的收紧,币圈也逐渐进入多事之秋。

美国SEC首当其冲,挑起了这面严厉监管的大旗。仅2018年第四季度,SEC就连续重拳出击,对多个币圈项目进行了处罚,其中不乏像Basis这样的明星项目。理由是“未经SEC注册就擅自发行证券型代币”,违反了《1933年证券法》中的第5条例。

打击违法发行和违法销售,是SEC肃清市场环境的第一步。而最近,又有一个明星项目以同样的理由被起诉了。

根据外媒报道,原告Mark Owen发起集体诉讼,指控亦来云(ELA)“对美国完善的证券法视若无睹,没有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ELA代币”,纽约最高法院已经受理此诉讼并给亦来云基金会和团队成员下发了传票。

有趣的是,对于此次SEC的诉讼,亦来云创始人陈榕的回应却自相矛盾——

2月12日,陈榕在亦来云英文电报群中表示:几天前我们确实收到了传票,但并没有找到原告Mark Owen的名字。而且亦来云从未众筹过任何法币,只接受BTC和NEO。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随后,知名媒体星球日报向陈榕本人进行求证时,陈榕却换了一个说法:并没有被起诉,只是收到了对方律师的恐吓信而已。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前后两次回应大相径庭,令人匪夷所思。比特吴团队试图联系官方再次求证,但截至撰稿时依旧无人回应。

这不禁让人发问,作为币圈的明星项目,亦来云为何会把一手好牌打成如此困局?

爆火的国产明星项目

在当年,圈内很多人都存在一个普遍的共识——区块链的项目,还是国外的比较靠谱。甚至还有玩笑说,看到中国人搞的区块链项目,赶紧跑,十有八九都是劣等次品。

直到亦来云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偏见。

作为一个实打实的明星项目,亦来云在前期宣传方面确实收获了一波不错的口碑。其中最大的光环加持便来自于亦来云豪华的团队和背景。

创始人陈榕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研发操作系统,在微软操作系统组有着8年的丰富经验。

另一位著名的联合创始人韩锋是清华大学的量子物理博士,任职比特币基金会终身成员。

其他的团队成员也都无一例外全是名校出身,有不少都是区块链早期成员和开源社区建设者。

不仅如此,亦来云的编外顾问团队也是强到令人咂舌,吴忌寒、达鸿飞、周子衡等一众行业大佬,都在为亦来云的光环添火加柴。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精英团队,至少放眼当时的中国币圈,这是少有的、神一般的团队。

“老实说,想要取代ETH和EOS的项目太多了,但看到这个团队阵容后,你根本不会去怀疑什么,因为这个项目看起来真的太完美了。”资深币圈玩家周华说道。

作为亦来云的早期投资者,周华是亲身经历过亦来云的巅峰时刻的。

由于团队技术过硬、宣传阵容强大,亦来云还未上线便已爆火,人民网、新浪、搜狐等主流媒体都报道过它的“丰功伟绩”——受到富士康2个亿的资助,积累了千万行的开源代码和400万行的原生代码。

各个炒币群都铺天盖地地谈论这个国产区块链之光。

在私募期间,普通币民根本拿不到亦来云的额度,所有的额度全部被大V、代投瓜分掉了。周华心有戚戚地回忆:“在上线众筹之前,亦来云在群内就已经被炒到了600块。这太疯狂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疯狂”,亦来云在初期就被代投狠狠地坑了一把。很多代投看到亦来云刚上线就暴涨,马上翻脸不认人,直接退还投资者的钱,将所有的额度都吸入自己的囊中。

那时的亦来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画出的前景如梦似幻。周华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花了20万买入的亦来云,有一天会面临诉讼、维权的尴尬境地。

亦来云身陷“维权门”

2018年10月24日,亦来云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亦来云创始人陈榕致社区一封信”,亦来云单方面宣布,提前解锁原定的锁仓计划,并将于2018年11月5日中午12点,所有锁定的ELA都被发送到社区成员的指定的钱包地址。

一石激起千层浪!陈榕发布公开信的第二天,一份《致亦来云(Elastos)项目方维权白皮书》将亦来云推上了风口浪尖。

维权书撰写者表示,亦来云项目方“违背契约精神,毫无底线的贪婪”,最终让亦来云社区“众多忠实粉丝从一开始的信赖、追捧、期待,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质疑、绝望、声讨中”,由此向亦来云项目方集体维权。

该维权白皮书针对亦来云项目列出了八项声讨——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10月26日,陈榕在中文电报群对维权白皮书的内容作出了回应。

对于投资人质疑的提前结束锁仓计划,陈榕只说了一句:“结束该计划也符合他们(持仓者)的长期利益。”

对于人们质疑的私募拉小群事件,陈榕表示,“九四”之后,BTC的价格在那一周开始急速下跌,有投资者退出亦来云私募,大约300多个BTC被退回。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没有参与私募的投资者想要把那些退出的投资者的额度拿走。

“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听取并撮合双方。然而,微信群中的个别人截取了我们的对话截图并公开传播。”陈榕对此非常不满。

对于维权白皮书指出的“单方面将1600万空投代币变更为投资生态”一事,陈榕的解释是:“一些私人投资者对这一决定感到愤怒,因为他们想要控制ELA的供应,认为空投后约1600万ELA是一个大数目,这可能会导致腐败。”

最后,陈榕表示:“关于天使投资人,我向大家保证,韩锋、吴忌寒、达鸿飞等这些天使投资人的额度一直都在锁定之中,无法出售。”

尽管官方对于维权事件作出了回应,但内容却缺少说服力。经查询,亦来云原官方微信公众号已经将维权相关的内容全部删除。

此后,亦来云的币价一泻千里,其私募和公募价格分别为2.13美元和14.7美元,而现在亦来云的价格为2美元,已经跌破其私募价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维权事件还没有完全落下帷幕,美国SEC又给了亦来云当头一棒。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亦来云于去年启动的IC0活动,可能违反了美国《1933年证券法》第5条例,因此被提起诉讼。该条例规定,所有出售的证券必须首先在美国SEC进行注册,而亦来云在销售代币前,并未向SEC注册。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很早之前,SEC就把代币定性为功能型代币和证券型代币,而后者会受到监管。11月16号,SEC官网发布了一份“数字资产证券发行与交易声明”,表明即便是已经发币了的,只要是被定性为“证券型代币”,也要遵守联邦证券法,该罚的钱要罚、该还的钱一分不少地还回去。

之后,美国SEC秋后算账的步伐悄悄来临:

11月17日,SEC将CarrierEQ和Paragon两家公司把融的钱退给投资者,是未注册的证券型代币;

12月8日,SEC处罚CoinAlpha基金5万美元的罚款,理由是出售未注册的证券;

12月13日,SEC处罚AriseBank公司的两名高管270万美元的罚款,理由是涉嫌欺诈性IC0;

12月18日,SEC关停Basis项目,并让项目方将资金换给投资者,理由是未注册的证券型代币;

……

华盛顿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认为,如果按照SEC的标准,过去两年中95%的ICO项目都可能会被判为“证券型代币”。

一时间,在美国IC0过的项目唯恐被判定为证券,而SEC对“是不是证券”的评判方式非常有弹性,几乎没有项目方能够提前预知自己是否会被“判死刑”。

亦来云的维权者很清楚项目方在担忧什么:如果亦来云被美国定性为证券,项目方只能罚钱或还钱,严重情况下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2017年9月4号,在国内监管大刀之下,亦来云选择出海;如今熊市之下,又可能面临海外的监管压力。

如果说前者是迫于形势,后者便是社区分裂的后遗症,这波后遗症会维持多久,铡刀什么时候会落下,无人知晓。

(原创丨马莎卡 王喵喵 币圈大猫 个体崛起)

转载声明:本文 由CoinON抓取收录,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oinON资讯立场,CoinON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若以此作为投资依据,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3月7日 上午10:00
下一篇 2019年3月7日 上午11:00

相关推荐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星期四 2019-03-07 10:00:58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随着全球监管政策的收紧,币圈也逐渐进入多事之秋。

美国SEC首当其冲,挑起了这面严厉监管的大旗。仅2018年第四季度,SEC就连续重拳出击,对多个币圈项目进行了处罚,其中不乏像Basis这样的明星项目。理由是“未经SEC注册就擅自发行证券型代币”,违反了《1933年证券法》中的第5条例。

打击违法发行和违法销售,是SEC肃清市场环境的第一步。而最近,又有一个明星项目以同样的理由被起诉了。

根据外媒报道,原告Mark Owen发起集体诉讼,指控亦来云(ELA)“对美国完善的证券法视若无睹,没有向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ELA代币”,纽约最高法院已经受理此诉讼并给亦来云基金会和团队成员下发了传票。

有趣的是,对于此次SEC的诉讼,亦来云创始人陈榕的回应却自相矛盾——

2月12日,陈榕在亦来云英文电报群中表示:几天前我们确实收到了传票,但并没有找到原告Mark Owen的名字。而且亦来云从未众筹过任何法币,只接受BTC和NEO。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随后,知名媒体星球日报向陈榕本人进行求证时,陈榕却换了一个说法:并没有被起诉,只是收到了对方律师的恐吓信而已。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前后两次回应大相径庭,令人匪夷所思。比特吴团队试图联系官方再次求证,但截至撰稿时依旧无人回应。

这不禁让人发问,作为币圈的明星项目,亦来云为何会把一手好牌打成如此困局?

爆火的国产明星项目

在当年,圈内很多人都存在一个普遍的共识——区块链的项目,还是国外的比较靠谱。甚至还有玩笑说,看到中国人搞的区块链项目,赶紧跑,十有八九都是劣等次品。

直到亦来云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偏见。

作为一个实打实的明星项目,亦来云在前期宣传方面确实收获了一波不错的口碑。其中最大的光环加持便来自于亦来云豪华的团队和背景。

创始人陈榕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硕士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研发操作系统,在微软操作系统组有着8年的丰富经验。

另一位著名的联合创始人韩锋是清华大学的量子物理博士,任职比特币基金会终身成员。

其他的团队成员也都无一例外全是名校出身,有不少都是区块链早期成员和开源社区建设者。

不仅如此,亦来云的编外顾问团队也是强到令人咂舌,吴忌寒、达鸿飞、周子衡等一众行业大佬,都在为亦来云的光环添火加柴。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精英团队,至少放眼当时的中国币圈,这是少有的、神一般的团队。

“老实说,想要取代ETH和EOS的项目太多了,但看到这个团队阵容后,你根本不会去怀疑什么,因为这个项目看起来真的太完美了。”资深币圈玩家周华说道。

作为亦来云的早期投资者,周华是亲身经历过亦来云的巅峰时刻的。

由于团队技术过硬、宣传阵容强大,亦来云还未上线便已爆火,人民网、新浪、搜狐等主流媒体都报道过它的“丰功伟绩”——受到富士康2个亿的资助,积累了千万行的开源代码和400万行的原生代码。

各个炒币群都铺天盖地地谈论这个国产区块链之光。

在私募期间,普通币民根本拿不到亦来云的额度,所有的额度全部被大V、代投瓜分掉了。周华心有戚戚地回忆:“在上线众筹之前,亦来云在群内就已经被炒到了600块。这太疯狂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疯狂”,亦来云在初期就被代投狠狠地坑了一把。很多代投看到亦来云刚上线就暴涨,马上翻脸不认人,直接退还投资者的钱,将所有的额度都吸入自己的囊中。

那时的亦来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画出的前景如梦似幻。周华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花了20万买入的亦来云,有一天会面临诉讼、维权的尴尬境地。

亦来云身陷“维权门”

2018年10月24日,亦来云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亦来云创始人陈榕致社区一封信”,亦来云单方面宣布,提前解锁原定的锁仓计划,并将于2018年11月5日中午12点,所有锁定的ELA都被发送到社区成员的指定的钱包地址。

一石激起千层浪!陈榕发布公开信的第二天,一份《致亦来云(Elastos)项目方维权白皮书》将亦来云推上了风口浪尖。

维权书撰写者表示,亦来云项目方“违背契约精神,毫无底线的贪婪”,最终让亦来云社区“众多忠实粉丝从一开始的信赖、追捧、期待,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质疑、绝望、声讨中”,由此向亦来云项目方集体维权。

该维权白皮书针对亦来云项目列出了八项声讨——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10月26日,陈榕在中文电报群对维权白皮书的内容作出了回应。

对于投资人质疑的提前结束锁仓计划,陈榕只说了一句:“结束该计划也符合他们(持仓者)的长期利益。”

对于人们质疑的私募拉小群事件,陈榕表示,“九四”之后,BTC的价格在那一周开始急速下跌,有投资者退出亦来云私募,大约300多个BTC被退回。与此同时,还有很多没有参与私募的投资者想要把那些退出的投资者的额度拿走。

“我们建立了一个微信群,听取并撮合双方。然而,微信群中的个别人截取了我们的对话截图并公开传播。”陈榕对此非常不满。

对于维权白皮书指出的“单方面将1600万空投代币变更为投资生态”一事,陈榕的解释是:“一些私人投资者对这一决定感到愤怒,因为他们想要控制ELA的供应,认为空投后约1600万ELA是一个大数目,这可能会导致腐败。”

最后,陈榕表示:“关于天使投资人,我向大家保证,韩锋、吴忌寒、达鸿飞等这些天使投资人的额度一直都在锁定之中,无法出售。”

尽管官方对于维权事件作出了回应,但内容却缺少说服力。经查询,亦来云原官方微信公众号已经将维权相关的内容全部删除。

此后,亦来云的币价一泻千里,其私募和公募价格分别为2.13美元和14.7美元,而现在亦来云的价格为2美元,已经跌破其私募价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维权事件还没有完全落下帷幕,美国SEC又给了亦来云当头一棒。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亦来云于去年启动的IC0活动,可能违反了美国《1933年证券法》第5条例,因此被提起诉讼。该条例规定,所有出售的证券必须首先在美国SEC进行注册,而亦来云在销售代币前,并未向SEC注册。

拥有豪华背景的亦来云,是如何被扳倒的?

很早之前,SEC就把代币定性为功能型代币和证券型代币,而后者会受到监管。11月16号,SEC官网发布了一份“数字资产证券发行与交易声明”,表明即便是已经发币了的,只要是被定性为“证券型代币”,也要遵守联邦证券法,该罚的钱要罚、该还的钱一分不少地还回去。

之后,美国SEC秋后算账的步伐悄悄来临:

11月17日,SEC将CarrierEQ和Paragon两家公司把融的钱退给投资者,是未注册的证券型代币;

12月8日,SEC处罚CoinAlpha基金5万美元的罚款,理由是出售未注册的证券;

12月13日,SEC处罚AriseBank公司的两名高管270万美元的罚款,理由是涉嫌欺诈性IC0;

12月18日,SEC关停Basis项目,并让项目方将资金换给投资者,理由是未注册的证券型代币;

……

华盛顿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认为,如果按照SEC的标准,过去两年中95%的ICO项目都可能会被判为“证券型代币”。

一时间,在美国IC0过的项目唯恐被判定为证券,而SEC对“是不是证券”的评判方式非常有弹性,几乎没有项目方能够提前预知自己是否会被“判死刑”。

亦来云的维权者很清楚项目方在担忧什么:如果亦来云被美国定性为证券,项目方只能罚钱或还钱,严重情况下还要面临牢狱之灾。

2017年9月4号,在国内监管大刀之下,亦来云选择出海;如今熊市之下,又可能面临海外的监管压力。

如果说前者是迫于形势,后者便是社区分裂的后遗症,这波后遗症会维持多久,铡刀什么时候会落下,无人知晓。

(原创丨马莎卡 王喵喵 币圈大猫 个体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