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真亦假?教你如何分辨什么才是真·PoC!

这些打着PoC名号,实则做着圈钱勾当的项目,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亦真亦假?教你如何分辨什么才是真·PoC!

2014年,PoC(容量证明)这个共识机制正式被提出,最初它被应用于Burst的项目上。所有的矿工通过在自己存储数据来搜寻正确的哈希值,从而打包区块,获得奖励。

PoC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当时大家的注意力还集中在如何使用CPU、GPU挖矿,PoW仍然是许多项目首要采纳的共识机制,对于PoC还少有人问津。但是伴随着PoW存在算力集中、资源浪费、挖矿成本高的问题逐渐严峻,PoC以“绿色环保”、“人人可挖”的旗号,再次回到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短短几个月时间,PoC这条赛道上就涌进了许多项目,可谓是鱼龙混杂。很多蹭着PoC热度的项目,实际上走的都是走的都是场内申购场外流转的套路,把一部分的代币“预挖”出来,拿来做申购。这些项目代码不开源,搞得都是拉人头,抵押挖矿、出售算力的模式币玩法。

这些打着PoC名号,实则做着圈钱勾当的项目,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一、开源不明确

对于开发者来说,源码是项目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开源一方面,可以保证代码的公开透明,让更多人参与和监督项目进展、技术开发情况等;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社区更加多元化,让全球区块链爱好者和共建者加入进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项目的创新能力。

可以说,那些不开源的项目,却打着区块链的名号,与区块链的精神背离,本质上就是一个中心化的机构。除此之外,有些开了源的项目,代码原创比例非常低,嘴里说着“借鉴”,实际上是什么,也不需要多说了吧。更有一些项目尽管开源了,但是项目技术代码一直没有更新,但市场动作却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眼花缭乱。

Lava的团队一直认为,开源才是真正符合去中心化精神的事情,并且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PoC生态里来,共同推进生态的繁荣发展。所以Lava是第一个在项目成立之初,就提出要全面开源的项目,并且已于10月16日在GitHub上正式开源。并且开发了一套,更注重外部反馈机制——LVIP,让开发者与用户更好的沟通和协作。

二、分配模式不合理

预挖矿,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将一部分代币预留给开发者或者早期投资人,有时这是一个必要手段。但是如果项目的与挖矿比例非常高,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如果大部分代币都为开发者所留,团队意在依靠代币牟取利益,而不是真正的想要将项目做下去。

Lava的最大产出上限为3.328亿,其中技术团队有2%的预挖;Lava基金会长期预留基金占3%,社区发展启动资金占2%的预挖,将用于将用于市场的推广,社区运营,活动运营等。剩余的93%的代币将用于矿工挖矿。

三、售卖天价PoC矿机

打着“人人都可挖矿”、“低门槛挖矿”的旗号,一面贬低PoW高成本挖矿,另一面却干起了卖天价矿机的买卖。最便宜售价24999元,最高算力的售价56999元,采用的是“洋垃圾”Xeon E5 系列CPU,8G的内存。可谓是价格昂贵,配置却十分辣眼睛。

这到底是做区块链项目,还是买机器赚钱?嘴里说着拒绝算力垄断,身体却很诚实地在圈钱。

而如果你想要参与Lava的挖矿,只需选择一台标准配置的电脑即可。按照目前Lava的8T的算力来说,每月可以获得300左右的Lava代币,而8T内存的矿机成本不到3000元。除了购买矿机之外,还可以完全用家里闲置的电脑存储空间来进行挖矿,可谓是没有任何投入就可以收获代币奖励。

四、抵押挖矿的互助盘游戏

抵押挖矿是现在PoC项目的主要玩法,有的吃相简直难看至极。有的项目,矿机停产维护了3个月,投资者投入15w的云矿机,补偿还不到30个币;还有的则需要矿工抵押才可以挖矿,要挖100个币,必须先抵押300个币等的模式。打着区块链的名号,做得却是资金盘的生意。

Lava采用“火石共识”,“火石”主要以通过冻结或抵押 Lava 方式生成,可以通过消耗“火石”获得双倍的挖矿奖励。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消耗“火石”,火石将自动作废,冻结的资金返还,不存在抵押扣款这样的情况。这是Lava特有的双代币机制,通过“火石机制”,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了目前比较多见的Staking 挖矿思路,追求达到矿工与代币之间的供需平衡。

五、白皮书信息不明

区块链项的重要信息一个来源于代码,另一个则来源于白皮书:项目概述、技术背景、代币分配、路线发展等等都体现在其中。如果一个项目的白皮书里寥寥数句,或只是大篇幅的教矿工们如何挖矿,那么这个代币的价值又在哪里呢?不过就是矿工和矿工之间自己的狂欢罢了。

六、项目毫无价值

似乎现在的币圈,“去中心”加上“XXX”都可以开启忽悠模式了。有些项目借由大热的PoC模式,随便套了一个应用场景,实际上并没有落地的价值;有些则一个劲的让矿工去挖矿,产生的代币有何作用?;有些则列举了一大堆传统行业存在的弊端,提出新革命的口号,但代码库更新常年为“0”,而创始团队则频繁出现在各个项目发布会上,频频发言。

如果,一个项目从长期来看,它的实际价值很难体现,那么它成为空气项目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Lava占据的是 PoC 挖矿+去中心化存储的绝佳赛道,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一直以来,Lava秉持着做有价值的事情,致力于构筑一个基于PoC共识机制的、去中心化的,基于全球广义存储空间的“信任之根(Root of Trust)”与“顶层索引(Top-level Indexing)”。

Lava想要通过实现PoC共识机制凝结全球存储空间共识,成为一个中心化存储生态信任之根。然后在这一基础上,以Lava主链为基础,通过已被验证成熟的跨链、虚拟染色、分布式内容寻址网络嵌合等技术方案,打造一个通用的、适用于全球索引的存储空间开放协议,以供第三方应用使用,承担全球存储空间的顶层索引职能,为区块链创造更多实际社会价值。

转载声明:本文 由CoinON抓取收录,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oinON资讯立场,CoinON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若以此作为投资依据,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10月19日 下午6:23
下一篇 2019年10月19日 下午8:21

相关推荐

亦真亦假?教你如何分辨什么才是真·PoC!

星期六 2019-10-19 20:21:19

亦真亦假?教你如何分辨什么才是真·PoC!

2014年,PoC(容量证明)这个共识机制正式被提出,最初它被应用于Burst的项目上。所有的矿工通过在自己存储数据来搜寻正确的哈希值,从而打包区块,获得奖励。

PoC最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当时大家的注意力还集中在如何使用CPU、GPU挖矿,PoW仍然是许多项目首要采纳的共识机制,对于PoC还少有人问津。但是伴随着PoW存在算力集中、资源浪费、挖矿成本高的问题逐渐严峻,PoC以“绿色环保”、“人人可挖”的旗号,再次回到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短短几个月时间,PoC这条赛道上就涌进了许多项目,可谓是鱼龙混杂。很多蹭着PoC热度的项目,实际上走的都是走的都是场内申购场外流转的套路,把一部分的代币“预挖”出来,拿来做申购。这些项目代码不开源,搞得都是拉人头,抵押挖矿、出售算力的模式币玩法。

这些打着PoC名号,实则做着圈钱勾当的项目,到底有哪些特征呢?

一、开源不明确

对于开发者来说,源码是项目价值最直接的体现。开源一方面,可以保证代码的公开透明,让更多人参与和监督项目进展、技术开发情况等;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社区更加多元化,让全球区块链爱好者和共建者加入进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项目的创新能力。

可以说,那些不开源的项目,却打着区块链的名号,与区块链的精神背离,本质上就是一个中心化的机构。除此之外,有些开了源的项目,代码原创比例非常低,嘴里说着“借鉴”,实际上是什么,也不需要多说了吧。更有一些项目尽管开源了,但是项目技术代码一直没有更新,但市场动作却一个接着一个,让人眼花缭乱。

Lava的团队一直认为,开源才是真正符合去中心化精神的事情,并且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PoC生态里来,共同推进生态的繁荣发展。所以Lava是第一个在项目成立之初,就提出要全面开源的项目,并且已于10月16日在GitHub上正式开源。并且开发了一套,更注重外部反馈机制——LVIP,让开发者与用户更好的沟通和协作。

二、分配模式不合理

预挖矿,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将一部分代币预留给开发者或者早期投资人,有时这是一个必要手段。但是如果项目的与挖矿比例非常高,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如果大部分代币都为开发者所留,团队意在依靠代币牟取利益,而不是真正的想要将项目做下去。

Lava的最大产出上限为3.328亿,其中技术团队有2%的预挖;Lava基金会长期预留基金占3%,社区发展启动资金占2%的预挖,将用于将用于市场的推广,社区运营,活动运营等。剩余的93%的代币将用于矿工挖矿。

三、售卖天价PoC矿机

打着“人人都可挖矿”、“低门槛挖矿”的旗号,一面贬低PoW高成本挖矿,另一面却干起了卖天价矿机的买卖。最便宜售价24999元,最高算力的售价56999元,采用的是“洋垃圾”Xeon E5 系列CPU,8G的内存。可谓是价格昂贵,配置却十分辣眼睛。

这到底是做区块链项目,还是买机器赚钱?嘴里说着拒绝算力垄断,身体却很诚实地在圈钱。

而如果你想要参与Lava的挖矿,只需选择一台标准配置的电脑即可。按照目前Lava的8T的算力来说,每月可以获得300左右的Lava代币,而8T内存的矿机成本不到3000元。除了购买矿机之外,还可以完全用家里闲置的电脑存储空间来进行挖矿,可谓是没有任何投入就可以收获代币奖励。

四、抵押挖矿的互助盘游戏

抵押挖矿是现在PoC项目的主要玩法,有的吃相简直难看至极。有的项目,矿机停产维护了3个月,投资者投入15w的云矿机,补偿还不到30个币;还有的则需要矿工抵押才可以挖矿,要挖100个币,必须先抵押300个币等的模式。打着区块链的名号,做得却是资金盘的生意。

Lava采用“火石共识”,“火石”主要以通过冻结或抵押 Lava 方式生成,可以通过消耗“火石”获得双倍的挖矿奖励。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消耗“火石”,火石将自动作废,冻结的资金返还,不存在抵押扣款这样的情况。这是Lava特有的双代币机制,通过“火石机制”,采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了目前比较多见的Staking 挖矿思路,追求达到矿工与代币之间的供需平衡。

五、白皮书信息不明

区块链项的重要信息一个来源于代码,另一个则来源于白皮书:项目概述、技术背景、代币分配、路线发展等等都体现在其中。如果一个项目的白皮书里寥寥数句,或只是大篇幅的教矿工们如何挖矿,那么这个代币的价值又在哪里呢?不过就是矿工和矿工之间自己的狂欢罢了。

六、项目毫无价值

似乎现在的币圈,“去中心”加上“XXX”都可以开启忽悠模式了。有些项目借由大热的PoC模式,随便套了一个应用场景,实际上并没有落地的价值;有些则一个劲的让矿工去挖矿,产生的代币有何作用?;有些则列举了一大堆传统行业存在的弊端,提出新革命的口号,但代码库更新常年为“0”,而创始团队则频繁出现在各个项目发布会上,频频发言。

如果,一个项目从长期来看,它的实际价值很难体现,那么它成为空气项目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Lava占据的是 PoC 挖矿+去中心化存储的绝佳赛道,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一直以来,Lava秉持着做有价值的事情,致力于构筑一个基于PoC共识机制的、去中心化的,基于全球广义存储空间的“信任之根(Root of Trust)”与“顶层索引(Top-level Indexing)”。

Lava想要通过实现PoC共识机制凝结全球存储空间共识,成为一个中心化存储生态信任之根。然后在这一基础上,以Lava主链为基础,通过已被验证成熟的跨链、虚拟染色、分布式内容寻址网络嵌合等技术方案,打造一个通用的、适用于全球索引的存储空间开放协议,以供第三方应用使用,承担全球存储空间的顶层索引职能,为区块链创造更多实际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