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Bplus将从技术热点、产业发展、应用落地、监管挑战四个方面对《白皮书》进行全方位解读,带你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1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权威发布《区块链白皮书(2019)》(以下简称“《白皮书》”)。

这是继2018年之后,中国信通院第二次发布区块链白皮书,它被视为当前市面上对区块链行业尤其是中国发区块链展现状最全面的观察和总结。

Bplus将从技术热点、产业发展、应用落地、监管挑战四个方面对《白皮书》进行全方位解读,带你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热门技术赛道

目前,区块链技术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种创新方案不断涌现,发展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领域技术实现区块链安全

目前区块链技术研发人员主要在账本数据、密码算法、网络通信、智能合约、硬件等方面采用技术措施保障区块链安全。

例如,在账本数据方面,为满足各节点数据在上链过程中的一致性,数据校验、数据容灾备份等技术方案被逐渐采用,以便链上数据因系统故障导致丢失损毁后及时恢复,同时国内已有多家区块链技术提供商采用数据归档技术来应对账本数据日益增加带来的挑战。 

互操作性成为应用需求新热点

区块链技术在发展早期聚焦在各个独立链自身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网络逐渐被拥有特定利益的子群体隔离,当前多链并存的情况下,区块链的互操作性由于可以带来价值自由流动,促进链间协同工作,是区块链向着网络效应规模化发展的强力推手,逐渐成为应用需求的新热点。互操作性技术包括哈希锁定、公证人机制、侧链与中继链等技术。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互操作性技术性能表/图源中国信通院

链上存储可扩展性需求日益迫切

区块链采用链式累加的方式对增长的数据进行管理,但存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扩大,并没有上限控制,导致运行全节点需要更多的存储资源,提高了全节点的运行门槛,造成当前全节点数量减少,网络分布式程度降低;
同时,存储受限于单节点的存储瓶颈,上层应用业务数据膨胀将会带来巨大的运维成本,数据迁移也将变得十分复杂。因此,链上存储的潜在问题在今年逐渐引起行业重视,为了提高链上存储可扩展性,涌现的解决方案包括第一种方案,即从单点存储转换为多点分布式存储,将存储与计算进行隔离,从而缓解节点压力. 

可维护性需求日益受关注

区块链的可维护性,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更加重视区块链的自动化运维,通过引入传统互联网的一些成功经验,区块链产品在代码的研发、单元测试、性能测试、自动化部署、自动化运维等方面均与已有的最佳实践结合,大大提高了区块链产品的工程开发效率,不断降低区块链底层链的接入门槛。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落地应用多点开花,但处于初级阶段 

在行业应用方面,当前全球区块链企业38%集中在加密货币领域, 23%的企业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研发,金融业是应用最多的领域。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全球区块链企业分类/图源中国信通院  

起初金融行业因为和区块链的天然契合性成为最主要的区块链应用领域,而今区块链技术被认为i具有重塑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潜力。 

区块链有助于弥补金融和实体产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建立高效价值传递机制,实现传统产价值在数字世界的流转,帮助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达到「三流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数字资产之外,金融领域又被发现在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资产管理、保险等细分领域大有可为。 

同时,《白皮书》中提到,今年来,区块链在各领域应用落地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在电子存证、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多个垂直行业探索应用。

区块链与电子数据存证的结合,不仅可以降低电子数据存证成本,提高存证效率,还可以为司法存证、知识产权、电子合同管理等业务赋能。

在落地方面,已经发现区块链存证在互联网案件举证中的法律效力,目前包括北京、杭州、广州等在内的全国至少7省市法院构建了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 

在数字身份探索方面,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加密、难篡改等特征,针对数字身份仍存在信息碎片化、数据易泄露、用户难自控等问题,为数字身份的可信验证、自主授权提供一种值得探索的解决方向。 

综上,2019年以来,区块链的技术的应用场景已经从金融不断铺开,场景的深入化和多元化不断加深。

然而,还需注意的是,区块链的应用仍旧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各类应用模式仍在发展中演进,仍需持续探索。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投资热度下降,大厂入局竞赛

 投融资层面,区块链产业投融资交易热度下降。 2009年至2019年8月,区块链快速发展的十年中,全球区块链产业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03.69亿美元。

其中,2017、2018是区块链产业投融资最活跃的时期。美国、中国、韩国、瑞士、加拿大是全球区块链产业投融资金额最多的5个国家。其中,仅美国占比达到49%。 企业形态方面,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百舸争流。

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新的产业与商业模式催生了大量的创业公司,他们瞄准机遇先一步进入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巨头企业利用自身行业经验积累和技术平台,进一步将触角伸到区块链领域。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全球区块链企业增长趋势/图源中国信通院

聚焦中国,互联网巨头纷入局区块链,在这一赛道展开争夺。 

百度发布的“度小满金融区块链开放平台”着眼于金融领域的企业区块链构建服务,该平台主要适用于支付清算、数字票据、银行征信管理、权益证明和交易所证券交易等领域。 

阿里云着手建立的阿里云区块链BaaS主要面向企业级客户,为客户搭建商品溯源、数据资产交易等14个应用场景中的信任基础设施,从而推动开发者生态的发展。腾讯推出的区块链BaaS平台的定位则是“以信息服务方的角色全面向合作伙伴开放”, 腾讯自身则不参与供应链金融布局中。

京东推出的区块链BaaS平台与上述各巨头的定位都不同,将重点放在商品的防伪追溯上,商品的原料的生产、加工、物流运输、零售交易等数据都可以上链。 

华为的区块链服务BCS产品为企业及开发者提供公有云区块链服务,即是华为云PaaS服务的一次升级,也标志着华为云服务的生态版图进一步拓展。 

在全球区块链专利申请机构Top20中,阿里、联通等申请量分别以第一、第五位跻身全球前列。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区块链发展的核心技术创新力正在不断提升。
但根据《白皮书》专利授权方面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当前

区块链专利申请量位居第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处于审查阶段,授权专利多为实用新型、边缘性的专利。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区块链监管,道阻且长 

区块链技术因其内在特性对传统行业带来变革的机遇,同时也为当前的法律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在相关责任主体的明确和智能合约落地实践两方面。 

相关监管责任主体分散

私有链的环境中,节点的设立与其成员的法律关系完全兼容于当前的社会法律架构;联盟链的情况与私有链类似,其节点(成员)也是需要认证和许可的,只是某些情况下联盟链的网络是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主体间搭建的,这就会涉及到现行法律对在不同国家设立的节点的适用性问题。

2019年6月由Facebook公司牵头的天秤座(Libra)项目一种典型的联盟链结构,这是一种跨国、跨公司组织的新模式,因此还需要在法律进一步明确。 但是公有链面临的监管挑战就非常严峻。

由于公有区块链完全没有任何的节点准入限制,全球任何人都可接入,上述谈及的问题均可出现,并且,由于公有链几乎完全无责任主体,可见监管难度之大。 

智能合约落地实践困难

首先,智能合约的法律定义问题仍未明确,在技术上是可用的,但其合约的法律「合法性」仍未明确规范。
其次,智能合约的隐私性还未得到保障,特别是公链,通常会将合约代码及所执行的交易都会广播到整个网络,所有节点均会公开可见。

还有链下数据上链的机制仍有待商榷。

因为智能合约的调用条件在部署时配置,而后续触发智能合约执行则需要其他的条件,如果触发条件来自于外界,如某地的气温、商品货物的流转情况等等,则一定会涉及到外部信息上链,但区块链只能保证来自于外部的数据无法篡改,无法保证真实准确,而依赖上链人的“信用”风险可想而知。

最后,智能合约依赖形式化的编程语言,模糊或开放性的条款。为了执行智能合约,各方需要精确界定履行的义务,而在一些商业活动中,由于义务无法提前预测,智能合约很难灵活地处理这些契约关系。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智能合约(Smart Contratcs)/图源网络 

数字资产规范亟待完善

对于数字资产的性质,各国规定并不一致:

新加坡是首个提出来区分“证券性代币”(Security Token)和“使用性代币”(UtilityToken)并予以官方确认的国家,但对“使用性代币”并不按照证券法的规定进行监管,并没有明确其非法性;

而我国于2013年否定了比特币的货币属性,禁止金融和支付机构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 再者,数字资产风险较大。数字资产天然具有匿名跨境流动的特性,因此很容易被用于非法交易,其产业需要经账户审核、反恐怖主义融资及反洗钱等监管。 最后,数字资产的税收问题仍未明确。

美国认定比特币和其他加密数字货币为财产而非货币,在这方面的经验是曾经起诉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的Coinbase,要求其提供客户的交易资料,作为征税的依据。  

结语

《白皮书》一方面肯定了区块链的重要意义,提出区块链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以构建有秩序的数字经济体系。

另一方面,区块链因去中心化、难篡改、自激励的特性,使其成为一个由技术驱动但深刻影响着经济、金融、社会、组织形态及治理的综合挑战

谁能在这场全球区块链竞赛中脱颖而出,谁就能把握住下一个技术时代的主导话语权。而中国无论在政府还是社会层面都已经开始积极行动,展现出在这场竞赛中剑指第一的决心。 

参考资料: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

转载声明:本文 由CoinON抓取收录,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oinON资讯立场,CoinON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若以此作为投资依据,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11月14日 下午12:26
下一篇 2019年11月14日 下午1:25

相关推荐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星期四 2019-11-14 12:26:38

11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属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权威发布《区块链白皮书(2019)》(以下简称“《白皮书》”)。

这是继2018年之后,中国信通院第二次发布区块链白皮书,它被视为当前市面上对区块链行业尤其是中国发区块链展现状最全面的观察和总结。

Bplus将从技术热点、产业发展、应用落地、监管挑战四个方面对《白皮书》进行全方位解读,带你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热门技术赛道

目前,区块链技术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各种创新方案不断涌现,发展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领域技术实现区块链安全

目前区块链技术研发人员主要在账本数据、密码算法、网络通信、智能合约、硬件等方面采用技术措施保障区块链安全。

例如,在账本数据方面,为满足各节点数据在上链过程中的一致性,数据校验、数据容灾备份等技术方案被逐渐采用,以便链上数据因系统故障导致丢失损毁后及时恢复,同时国内已有多家区块链技术提供商采用数据归档技术来应对账本数据日益增加带来的挑战。 

互操作性成为应用需求新热点

区块链技术在发展早期聚焦在各个独立链自身的技术创新与生态建设,网络逐渐被拥有特定利益的子群体隔离,当前多链并存的情况下,区块链的互操作性由于可以带来价值自由流动,促进链间协同工作,是区块链向着网络效应规模化发展的强力推手,逐渐成为应用需求的新热点。互操作性技术包括哈希锁定、公证人机制、侧链与中继链等技术。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互操作性技术性能表/图源中国信通院

链上存储可扩展性需求日益迫切

区块链采用链式累加的方式对增长的数据进行管理,但存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扩大,并没有上限控制,导致运行全节点需要更多的存储资源,提高了全节点的运行门槛,造成当前全节点数量减少,网络分布式程度降低;
同时,存储受限于单节点的存储瓶颈,上层应用业务数据膨胀将会带来巨大的运维成本,数据迁移也将变得十分复杂。因此,链上存储的潜在问题在今年逐渐引起行业重视,为了提高链上存储可扩展性,涌现的解决方案包括第一种方案,即从单点存储转换为多点分布式存储,将存储与计算进行隔离,从而缓解节点压力. 

可维护性需求日益受关注

区块链的可维护性,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更加重视区块链的自动化运维,通过引入传统互联网的一些成功经验,区块链产品在代码的研发、单元测试、性能测试、自动化部署、自动化运维等方面均与已有的最佳实践结合,大大提高了区块链产品的工程开发效率,不断降低区块链底层链的接入门槛。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落地应用多点开花,但处于初级阶段 

在行业应用方面,当前全球区块链企业38%集中在加密货币领域, 23%的企业专注于区块链技术研发,金融业是应用最多的领域。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全球区块链企业分类/图源中国信通院  

起初金融行业因为和区块链的天然契合性成为最主要的区块链应用领域,而今区块链技术被认为i具有重塑中心化金融基础设施的潜力。 

区块链有助于弥补金融和实体产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建立高效价值传递机制,实现传统产价值在数字世界的流转,帮助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达到「三流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除了数字资产之外,金融领域又被发现在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资产管理、保险等细分领域大有可为。 

同时,《白皮书》中提到,今年来,区块链在各领域应用落地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在电子存证、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多个垂直行业探索应用。

区块链与电子数据存证的结合,不仅可以降低电子数据存证成本,提高存证效率,还可以为司法存证、知识产权、电子合同管理等业务赋能。

在落地方面,已经发现区块链存证在互联网案件举证中的法律效力,目前包括北京、杭州、广州等在内的全国至少7省市法院构建了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 

在数字身份探索方面,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加密、难篡改等特征,针对数字身份仍存在信息碎片化、数据易泄露、用户难自控等问题,为数字身份的可信验证、自主授权提供一种值得探索的解决方向。 

综上,2019年以来,区块链的技术的应用场景已经从金融不断铺开,场景的深入化和多元化不断加深。

然而,还需注意的是,区块链的应用仍旧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各类应用模式仍在发展中演进,仍需持续探索。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投资热度下降,大厂入局竞赛

 投融资层面,区块链产业投融资交易热度下降。 2009年至2019年8月,区块链快速发展的十年中,全球区块链产业累计投融资金额达到103.69亿美元。

其中,2017、2018是区块链产业投融资最活跃的时期。美国、中国、韩国、瑞士、加拿大是全球区块链产业投融资金额最多的5个国家。其中,仅美国占比达到49%。 企业形态方面,大公司和创业公司百舸争流。

一方面,区块链技术所带来的新的产业与商业模式催生了大量的创业公司,他们瞄准机遇先一步进入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巨头企业利用自身行业经验积累和技术平台,进一步将触角伸到区块链领域。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全球区块链企业增长趋势/图源中国信通院

聚焦中国,互联网巨头纷入局区块链,在这一赛道展开争夺。 

百度发布的“度小满金融区块链开放平台”着眼于金融领域的企业区块链构建服务,该平台主要适用于支付清算、数字票据、银行征信管理、权益证明和交易所证券交易等领域。 

阿里云着手建立的阿里云区块链BaaS主要面向企业级客户,为客户搭建商品溯源、数据资产交易等14个应用场景中的信任基础设施,从而推动开发者生态的发展。腾讯推出的区块链BaaS平台的定位则是“以信息服务方的角色全面向合作伙伴开放”, 腾讯自身则不参与供应链金融布局中。

京东推出的区块链BaaS平台与上述各巨头的定位都不同,将重点放在商品的防伪追溯上,商品的原料的生产、加工、物流运输、零售交易等数据都可以上链。 

华为的区块链服务BCS产品为企业及开发者提供公有云区块链服务,即是华为云PaaS服务的一次升级,也标志着华为云服务的生态版图进一步拓展。 

在全球区块链专利申请机构Top20中,阿里、联通等申请量分别以第一、第五位跻身全球前列。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区块链发展的核心技术创新力正在不断提升。
但根据《白皮书》专利授权方面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当前

区块链专利申请量位居第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多处于审查阶段,授权专利多为实用新型、边缘性的专利。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

区块链监管,道阻且长 

区块链技术因其内在特性对传统行业带来变革的机遇,同时也为当前的法律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在相关责任主体的明确和智能合约落地实践两方面。 

相关监管责任主体分散

私有链的环境中,节点的设立与其成员的法律关系完全兼容于当前的社会法律架构;联盟链的情况与私有链类似,其节点(成员)也是需要认证和许可的,只是某些情况下联盟链的网络是在不同国家、地区的主体间搭建的,这就会涉及到现行法律对在不同国家设立的节点的适用性问题。

2019年6月由Facebook公司牵头的天秤座(Libra)项目一种典型的联盟链结构,这是一种跨国、跨公司组织的新模式,因此还需要在法律进一步明确。 但是公有链面临的监管挑战就非常严峻。

由于公有区块链完全没有任何的节点准入限制,全球任何人都可接入,上述谈及的问题均可出现,并且,由于公有链几乎完全无责任主体,可见监管难度之大。 

智能合约落地实践困难

首先,智能合约的法律定义问题仍未明确,在技术上是可用的,但其合约的法律「合法性」仍未明确规范。
其次,智能合约的隐私性还未得到保障,特别是公链,通常会将合约代码及所执行的交易都会广播到整个网络,所有节点均会公开可见。

还有链下数据上链的机制仍有待商榷。

因为智能合约的调用条件在部署时配置,而后续触发智能合约执行则需要其他的条件,如果触发条件来自于外界,如某地的气温、商品货物的流转情况等等,则一定会涉及到外部信息上链,但区块链只能保证来自于外部的数据无法篡改,无法保证真实准确,而依赖上链人的“信用”风险可想而知。

最后,智能合约依赖形式化的编程语言,模糊或开放性的条款。为了执行智能合约,各方需要精确界定履行的义务,而在一些商业活动中,由于义务无法提前预测,智能合约很难灵活地处理这些契约关系。
今日推荐 | 《区块链白皮书(2019)》最全解读,一文掌握全球区块链行业脉搏智能合约(Smart Contratcs)/图源网络 

数字资产规范亟待完善

对于数字资产的性质,各国规定并不一致:

新加坡是首个提出来区分“证券性代币”(Security Token)和“使用性代币”(UtilityToken)并予以官方确认的国家,但对“使用性代币”并不按照证券法的规定进行监管,并没有明确其非法性;

而我国于2013年否定了比特币的货币属性,禁止金融和支付机构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 再者,数字资产风险较大。数字资产天然具有匿名跨境流动的特性,因此很容易被用于非法交易,其产业需要经账户审核、反恐怖主义融资及反洗钱等监管。 最后,数字资产的税收问题仍未明确。

美国认定比特币和其他加密数字货币为财产而非货币,在这方面的经验是曾经起诉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之一的Coinbase,要求其提供客户的交易资料,作为征税的依据。  

结语

《白皮书》一方面肯定了区块链的重要意义,提出区块链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之一,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以构建有秩序的数字经济体系。

另一方面,区块链因去中心化、难篡改、自激励的特性,使其成为一个由技术驱动但深刻影响着经济、金融、社会、组织形态及治理的综合挑战

谁能在这场全球区块链竞赛中脱颖而出,谁就能把握住下一个技术时代的主导话语权。而中国无论在政府还是社会层面都已经开始积极行动,展现出在这场竞赛中剑指第一的决心。 

参考资料: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和可信区块链推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