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DeFi 持久战

监管政策的逐步清晰势必压缩 CeFi 投机活动的空间,DeFi 或许将迎来第一次有意义的增长。

论 DeFi 持久战

又到年底,例行务虚。

DeFi 无疑是 2019 年区块链世界的网红概念。以区块链世界的时间来记,DeFi 已经当红很久了,那它是不是就要过气了?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些略微激进的观点,因为不激进就不值得反驳,不反驳就不会有讨论,而不引发讨论的观点几乎是没有必要提出的。

为什么 DeFi 不会失败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经用一个三段论证明了历史不可以预测:

1.人类掌握的知识会影响历史的发展;2.人类在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也就是说,总有一些知识我们今天不知道,明天才知道;3.这些明天才能知道的知识也会影响历史的发展,所以今天的我们无法预测未来。

波普尔的论证简洁优美,但还是有点抽象。

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则提出了一个更具体的概念:电梯效应。阿西莫夫说,假如我在一百年前写一部科幻小说预测现在的纽约,我能够预测到摩天大楼,但我预测不到电梯。由于没有预测到电梯,我会认为住在摩天大楼里的人从楼里出来的成本非常高,所以他们几乎不出来,于是一座大楼就不得不满足一个人所有的需求,有些楼层会变成学校,有些楼层会变成医院,最终一座大楼就要变成一个政府… 这部小说可能会很精彩,但它所做的预测却全都不成立,而这仅仅是因为没有预测到「电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

区块链无疑是近十年来最大的「电梯」,它的出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势必导致很多人对未来的预测失效。无政府主义者们最早反应过来,他们认为去中心化的技术将成为他们渴望已久的武器。但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无政府主义者的问题从来不是缺少武器,而是他们自身在政治上的幼稚和软弱,区块链帮不上他们。随后投机者们发现了自己的宝藏,一股脑涌进了这个美丽新世界。于是一个个高端大气的漂亮概念纷纷涌现,塞满空洞无物的 PPT 和白皮书,开始一轮又一轮收割一切的狂欢。

见多识广的我们不禁会问,DeFi 会不会只是 PPT 上又一个漂亮空洞的概念?它还真不是。经历过最初的混乱,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大致看清区块链能够成为什么,它有可能帮我们建立一个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金融(子)系统。这是目前环绕在区块链周围形形色色的说辞中最强的一个逻辑。

去中心化不是商业逻辑,效率、成本是。幼稚软弱的理想很难在世界上建立起什么,但嗜血的商业机器会吸干一切提升资本效率的机会。DeFi 最终可能不会变成它名字里暗示的那个样子,但它一定会改变金融系统的样貌,成为现实秩序的一部分。

为什么 DeFi 无法速胜

DeFi 是否能够迅速完成对旧有金融系统的改造,我们要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是外部视角。知名民科凯文·凯利告诉过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复杂系统只能长出来(进化的逻辑),不能设计出来(机器的逻辑)。金融系统无疑是最典型的复杂系统,它是在人类上千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生长进化出来的。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无数的试错、回退、反复和博弈。即便不考虑区块链可能带来的范式转换,仅仅是重建一次旧有的金融体系,也需要漫长的时间。

这里还忽略了金融世界时至今日仍然变化多端,瞬息万变,待解的问题本身就是动态的。

从内部看,区块链仍在蹒跚学步,远未固定自己的形状,无论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还有数量巨大的内生问题需要解决。相比现有的金融系统体量,区块链世界的规模依然太小,很多问题还没有暴露,而真正适合 DeFi 的生态位也依然模糊不清。

复杂系统的进化效率和它的规模正相关,在 DeFi 能真正称得上一个生态之前,它还需要蹒跚很长一段时间。

总之,问题很难清晰定义,解法尚未真正成型,同需要它解决的问题比较起来,区块链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它需要时间逐步完善自己,更需要时间去进化成一个复杂系统。但回首过去一年,我们还是充满了信心,无论是头部项目的稳定增长,还是新项目的蓬勃涌现,都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

路线问题

最早的理想主义者们也许要痛斥投机者窃取了自己的阵地,但我们要感谢所有的投机。因为投机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更直接创造了有钱人和融资需求,为 DeFi 带来了第一批用户。

问题是投机者的需求似乎在 CeFi 里也能被充分满足,他们为什么要越过重重障碍跑到 DeFi 里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一个可能的答案是,监管政策的逐步清晰势必压缩 CeFi 投机活动的空间,DeFi 或许将迎来第一次有意义的增长。相比争取传统金融世界的用户,或许这仍然是一条效率更高的转化路径。

由于怀抱着去中心化的理想,很多项目习惯于描绘一张宏伟蓝图,然后只做其中的一块积木,将太多的事情抛给了所谓的「社区」。这不光有对市场万能论的误解,还有对社会组织形式的误解,DAO 可能只是对一种数学形式的过度迷恋。或许真正踏实的做法,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打磨体验降低摩擦,为自己的商业模式找到一个可行的解法,完成业务逻辑的闭环。

至少现在,旧有的商业逻辑在区块链世界里仍然没有失效。

DeFi 也许不是区块链带给我们的唯一惊喜,但它一定是区块链带来的所有变化中,最看得清摸得着的一个。

转载声明:本文 由CoinON抓取收录,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oinON资讯立场,CoinON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若以此作为投资依据,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12月21日 上午10:16
下一篇 2019年12月21日 上午10:17

相关推荐

论 DeFi 持久战

星期六 2019-12-21 10:16:30

论 DeFi 持久战

又到年底,例行务虚。

DeFi 无疑是 2019 年区块链世界的网红概念。以区块链世界的时间来记,DeFi 已经当红很久了,那它是不是就要过气了?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些略微激进的观点,因为不激进就不值得反驳,不反驳就不会有讨论,而不引发讨论的观点几乎是没有必要提出的。

为什么 DeFi 不会失败

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经用一个三段论证明了历史不可以预测:

1.人类掌握的知识会影响历史的发展;2.人类在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也就是说,总有一些知识我们今天不知道,明天才知道;3.这些明天才能知道的知识也会影响历史的发展,所以今天的我们无法预测未来。

波普尔的论证简洁优美,但还是有点抽象。

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则提出了一个更具体的概念:电梯效应。阿西莫夫说,假如我在一百年前写一部科幻小说预测现在的纽约,我能够预测到摩天大楼,但我预测不到电梯。由于没有预测到电梯,我会认为住在摩天大楼里的人从楼里出来的成本非常高,所以他们几乎不出来,于是一座大楼就不得不满足一个人所有的需求,有些楼层会变成学校,有些楼层会变成医院,最终一座大楼就要变成一个政府… 这部小说可能会很精彩,但它所做的预测却全都不成立,而这仅仅是因为没有预测到「电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

区块链无疑是近十年来最大的「电梯」,它的出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势必导致很多人对未来的预测失效。无政府主义者们最早反应过来,他们认为去中心化的技术将成为他们渴望已久的武器。但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无政府主义者的问题从来不是缺少武器,而是他们自身在政治上的幼稚和软弱,区块链帮不上他们。随后投机者们发现了自己的宝藏,一股脑涌进了这个美丽新世界。于是一个个高端大气的漂亮概念纷纷涌现,塞满空洞无物的 PPT 和白皮书,开始一轮又一轮收割一切的狂欢。

见多识广的我们不禁会问,DeFi 会不会只是 PPT 上又一个漂亮空洞的概念?它还真不是。经历过最初的混乱,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大致看清区块链能够成为什么,它有可能帮我们建立一个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金融(子)系统。这是目前环绕在区块链周围形形色色的说辞中最强的一个逻辑。

去中心化不是商业逻辑,效率、成本是。幼稚软弱的理想很难在世界上建立起什么,但嗜血的商业机器会吸干一切提升资本效率的机会。DeFi 最终可能不会变成它名字里暗示的那个样子,但它一定会改变金融系统的样貌,成为现实秩序的一部分。

为什么 DeFi 无法速胜

DeFi 是否能够迅速完成对旧有金融系统的改造,我们要从内外两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首先是外部视角。知名民科凯文·凯利告诉过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复杂系统只能长出来(进化的逻辑),不能设计出来(机器的逻辑)。金融系统无疑是最典型的复杂系统,它是在人类上千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生长进化出来的。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无数的试错、回退、反复和博弈。即便不考虑区块链可能带来的范式转换,仅仅是重建一次旧有的金融体系,也需要漫长的时间。

这里还忽略了金融世界时至今日仍然变化多端,瞬息万变,待解的问题本身就是动态的。

从内部看,区块链仍在蹒跚学步,远未固定自己的形状,无论宏观上还是微观上,都还有数量巨大的内生问题需要解决。相比现有的金融系统体量,区块链世界的规模依然太小,很多问题还没有暴露,而真正适合 DeFi 的生态位也依然模糊不清。

复杂系统的进化效率和它的规模正相关,在 DeFi 能真正称得上一个生态之前,它还需要蹒跚很长一段时间。

总之,问题很难清晰定义,解法尚未真正成型,同需要它解决的问题比较起来,区块链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它需要时间逐步完善自己,更需要时间去进化成一个复杂系统。但回首过去一年,我们还是充满了信心,无论是头部项目的稳定增长,还是新项目的蓬勃涌现,都让我们感受到,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

路线问题

最早的理想主义者们也许要痛斥投机者窃取了自己的阵地,但我们要感谢所有的投机。因为投机不仅为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更直接创造了有钱人和融资需求,为 DeFi 带来了第一批用户。

问题是投机者的需求似乎在 CeFi 里也能被充分满足,他们为什么要越过重重障碍跑到 DeFi 里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一个可能的答案是,监管政策的逐步清晰势必压缩 CeFi 投机活动的空间,DeFi 或许将迎来第一次有意义的增长。相比争取传统金融世界的用户,或许这仍然是一条效率更高的转化路径。

由于怀抱着去中心化的理想,很多项目习惯于描绘一张宏伟蓝图,然后只做其中的一块积木,将太多的事情抛给了所谓的「社区」。这不光有对市场万能论的误解,还有对社会组织形式的误解,DAO 可能只是对一种数学形式的过度迷恋。或许真正踏实的做法,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打磨体验降低摩擦,为自己的商业模式找到一个可行的解法,完成业务逻辑的闭环。

至少现在,旧有的商业逻辑在区块链世界里仍然没有失效。

DeFi 也许不是区块链带给我们的唯一惊喜,但它一定是区块链带来的所有变化中,最看得清摸得着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