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鱼网络Louis:发现Web3 商业价值

原本标题:章鱼网络Louis:发现Web3商业价值

原文作者:Louis Liu

原文来源:章鱼网络OctopusNetwork

2022年8月26日, Octopus Network 创始人 Louis 老师,以《发现 Web3 的商业价值》为主题做分享,围绕行业一直期待的「下一个 Web3 杀手级应用」进行深度探讨。‍

网络

以下为 Louis 演讲全文:

关于 Web3 的商业价值,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认为没有商业价值,全是炒作,或者只承认比特币有价值,是超主权加密货币。进入 Web3 阶段,从以太坊之后就没有价值;另一派极端观点认为, Web3 是互联网的下一个主流阶段,也就是说 Web3 迟早会成为互联网的主角,将替代Web2平台经济,成为主要的互联网数字经济协调者。

而事实通常都处在极端乐观和极端悲观之间, Web3 的情况也是如此。我的观点是 Web3 已经有很大的商业价值,而且还在快速地发展之中。同时 Web3 的发展也面临着非常严重、非常明显的瓶颈。我们还看不到用 Web3 的方式来替代主流互联网平台的途径。例如我们衣食住行日常使用的像微信、淘宝、Facebook和 Google 这样的平台,Web3 如何去取代它们是未知的。

谈 Web3 得从 Crypto 开始,就是从比特币开始。比特币是密码朋克运动的最广为人知的成果,密码朋克运动的目标是在电子时代保护个人隐私,通过广泛可及的加密技术来做到这一点。

在密码朋克运动中,电子现金可以被称为是皇冠上的明珠。因为电子现金的目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去中介,要去掉银行中介,让人和人之间可以点对点的转移价值。保护个人隐私并且免于个人遭受政府和大企业的审查和监控。

现金是自由主义的发明,只要两个人面对面,用现金就可以完成交易,不需要第三方参与,而且两人之间相互暴露的隐私是可控的,可以做到最小化。但是在电子时代,面对面交易大前提不存在了,我们转移价值的话只能通过中介来进行。

比特币提供了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或者说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手段,或者说货币。

以太坊受比特币的启发,在 PoW 网络上建立了状态空间和图灵完备的虚拟机。也恰恰是在以太坊诞生的前后,以太坊当时的 CTO Gavin Wood 博士提出了我们现在说的 Web3 概念,所以 Web3 是 Crypto 的延伸。Web3 从 Crypto 获得的启发是:既然人和人在互联网上可以不通过中介去转移价值,为什么不能去做其他类型的交易呢?比如像微信这种交互,或者是像 Ebay 或者淘宝这样的交易,是不是也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去中心化的加密协议来协调,而不用通过中心化平台来协调。由此 Gavin Wood 博士预见了 Web3 的未来。

从以太坊开始到以太坊上面各种应用层协议的产生,我们还从比特币上学了一件东西,就是 Incentive(激励)。所有的加密网络不管是在应用层还是在基础设施层,都是一种具备网络效应的网络:随着参与者的增多,网络的价值会对用户越来越大。

在某个去中心化协议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没有参与者,怎么能够让大家进来呢?所以要找到一种方法去验证并且量化协议参与者对网络效应的贡献,并且在协议内给予他们 Token 奖励。而且 Token 要在网络中被使用,从而创造出对 Token 的需求,或者说 Token 要能够捕获网络经济体的价值。

这有点像循环论证:你认可 Token 有价值所以你就会来,然后你来的结果是网络价值的提升,使 Token 的价值提升。很像金融的预期自我实现的这么一个过程。在比特币这时代,因为大家不知道这东西会不会有价值,所以没有办法用比特币去做公募或者私募,所以网络启动非常慢。从比特币网络开始运行到第一笔交易(披萨饼)用了近两年时间。直到那时候,才慢慢有人认为比特币有经济价值,有人开始是为了逐利,而不是为了好玩来挖比特币。如此构成一个正向循环,就是挖的人越多,算力越大,比特币网络就越安全。

大家认可用比特币保存资产或转移资产是可靠。而且它市值越大,交易体系越来越完善,流动性也在不断提升,比特币作为价值存储货币的效用也在不断地提升。到以太坊有虚拟机之后,我们可以开发应用层的加密网络。第一批真正起来的是 DeFi,其核心是 Liquidity Mining/流动性挖矿。

资产交易协议如果没有 Liquidity 是没有意义的。好比现在建一个中心化的交易所,是无法和币安竞争的,因为币安上有巨大的流动性。得有人进来交易,然后大家进来交易的同时也带来流动性。所以早年有交易挖矿,就是一种启动流动性的方式。在 DeFi Summer 从 Compound.finance 开始有 Liquidity Mining/流动性挖矿。Liquidity Mining 应该被称为 Proof of Liquidity Providing,就是你提供了流动性,这个贡献在链上是可以证明的,所以你可以得到 Token 分享网络的未来的价值。反过来说,你提供的 Liquidity 让其他用户都受益,就完成了刚才说的循环。

Crypto 从比特币到了以太坊,是 Web3 的萌芽。即便现在只有 DeFi ,我也认为 Web3 是有价值的。DeFi 是一套平行于现行金融体系的、更加开放的金融系统。当然它也有两个主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越来越多感受到的对 DeFi 的监管。其实在过去几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监管者对 DeFi 的监管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就是你用的什么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什么业务,你做什么业务,就应该接受什么级别的监管。也就是说 DEX 和 CEX 都一样,都是 ATS ( Alternative Trading System),监管标准是一致的,只不过落实监管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在未来的几年,对 DeFi 的监管一定会越来越来越严。最终就是说什么类型的业务就要满足对应的监管要求。对于早期野蛮生长的行业,要在接受监管的过程中一定有阵痛,对人、对团队、对用户都会有影响。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可以在链上建立一套平行的金融系统。但是金融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生产分配资本,但是如果 DeFi 的资产或者是资本都是回流到它自身,就像 Vitalik 所说,我们总是在创造一些 Token,然而它们的功能是交易其他 Token 。所有的资产都是在系统里面空转,这就只能是泡沫。因为资本没有进入生产型的经营体,创造出对人有用的东西。

这是 DeFi 的两个问题。在基础设施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公链,有了图灵完备虚拟机理论上可以在链上执行任意的应用。在应用层,有了一个平行的金融系统。更为重要的是,有巨大的、全球化的 Crypto Asset Market ,这个市场是由上万个中心化的交易所、几千个去中心化交易所,以及无数的 bot 构成的全球化的体系。每天的交易额都达到数百亿美金级别,这是非常可观的。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利用已有的基础,去推动 Web3 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呢?

我在 Slide 上列了几个领域,实线的部分是我认为已经产生商业价值了,虚线的部分我认为还面临阻碍,有待验证。

网络

第一个要谈的是 Blockchain base Game。大家千万不要小看 Game, Game 是巨大的市场。而且我认为不需要太长时间,也许需要 5 到 10 年的时间,游戏产业就会被 Blockchain 彻底改变。Blockchain base Game 不必改变现有的游戏玩法,只需要把游戏内的资产,不管是可互换的金币,还是不可互换的道具,变成链上的 Token, 把它们接入到刚才说的巨大的全球化的 Crypto Asset Market ,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流动性,获得投资价值。

主流的网络游戏,都有平台性质。也就是玩家越多,游戏会变得更加的好玩。游戏资产通证化会被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利用。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好处,例如可以在链上限制 NFT 或者 FT 的数量 。这样的话,游戏资产就具备了稀缺性保证。稀缺性保证是投资或者投机的前提。投资或者投机预期是游戏快速地启动玩家社区的新手段。

第二个要谈谈 Crypto Native Art,大体上就是指 PFP NFT。Crypto/Web3 已经形成了一个亚文化的圈子,就会有自己的艺术表达。只要 Web3 在扩展,这个亚文化圈子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第三个我提一下 Tokenization,就是把链下的资产变成 Token。带来的好处还是把链下资产接入到全球化的、有巨大流动性的加密资产市场,获得流动性溢价。尤其是一些原来不易交易的资产、例如公寓等等。Tokenization 已经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做得最好的就是法币支持的稳定币。USDC 其实就是做美元的 Tokenization,把美元变成了稳定币之后,获得了极佳的全球可及性。任何人只要有互联网的链接,就可以持有和交易 USDC 。法币支持的稳定币已经有过千亿美元的总市值,也引发监管最多关注的 Web3 领域。

以上三个部分发展势头不错,但其实都没有超出 Asset Trading 的范围。本质上还是产生某种 Asset 然后接入全球一体化的市场,获得流动性的好处。我想今天给大家重点讲的是 CSC Service,这个词是我自己造的,因为还没有合适的词。CSC就是 Computing、Storage 和 Communication,即「计算存储通信服务」,稍后详细讲。

再下面这三个,Social Network, Creator Economy 和 DAO ,每个方向都有上千个项目在做。但是整体来看还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各自有一些基本障碍。

去中心化Social Network 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有广泛使用的自主身份。还有就是 Blockchain 的数据库结构,非常不适合做数据密集型的应用。后一个问题随着 Ceramic/ OrbitDB 等新一代去中心化数据库的发展有望得到解决。

Creator Economy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高效地围绕某个 Creator 形成微型社区。所以Creator Economy 对 Social Network 有依赖关系。如果 Web3 的 Creator Economy 只能依赖 Web2 的 Social Network,就存在很大的限制。因为除了 Twitter 以外,其他的主流的 Web2 Social Network 对 Web3 并不友好。也就是说,无法在 Crypto Native 的环境里面去形成社区,然后形成 Engagement 。这是 Creator Economy 面临的最大限制。

虽然很多项目做 DAO ,但其实 DAO 是最难的。因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就是探索如何协作,用什么方式能够让人和人之间协作共赢去创造出价值。DAO 要在完全开放的、匿名的环境下推动协作,是将人类协同问题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下。我觉得只有 Crypto Native DAO 这种解决 Crypto Protocol 治理问题的 DAO 比较现实。因为当 Protocol 大到一定程度,参与者已经有利益相关性,所以大家一定要坐下来去解决一些事情,不参与利益就会受损。至少先有认真参与 DAO 的动机,然后再去解决公平透明的机制等其他问题。对其他类型 DAO ,我的看法比较悲观。

刚才说到 Crypto 的基本模式:加密协议定义去中心化的加密网络,加密网络去协调某种经济活动,并且一定要具有网络效应。所以网络需要有人来参与,尤其在双边市场类型的网络,通常有一方是比较难以获得的。比如说做电子商务网络,商家是难以获得的。打车网络,司机是难以获得的一方。早期需要补贴商家/司机他们才会进来,当足够的商家/司机进入网络,自然能吸引买家/乘客加入到网络中。Web2 用收入去补贴司机/商家,Web3 用Token也就是所有权来补贴。

因此 Web3 需要在链上验证参与者贡献,然后通过协议把 Token 奖励给参与者,让参与者共享长期的收益,通过这样的方式启动网络。这个过程中的核心是如何在链上验证参与者对网络价值的贡献。大家进入 Crypto 或者 Web3 就老是听到 Proof of XXX,Proof of Work、Proof of Stake 等等,恰恰是因为这些验证贡献的方法就是 Web3 核心。换句话说,每产生一个新的证明的贡献方法,就能够把 Web3 推向一个新的领域。

同时,贡献证明恰恰也是 Web3 的瓶颈所在,因为能够在链上证明的贡献种类还非常有限。最容易验证的贡献本身就在链上,其次是在线上的。在线上可以通过链下计算,再提交证明的方式去证明。证明的方法分为两大类,有效证明和欺诈证明。有效证明是证明我做了一件好事。欺诈证明是我没法证明我做了一件好事,我只能声称我做了一件好事。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人证明我欺诈,系统就会给我相应的奖励。

当前所有基于欺诈证明的网络都陷入了中心化的困境。各网络的挑战者(也称为渔夫)都是项目方运行的。因为这里有个悖论,我称之为天下无贼悖论。就是说在网络中如果没有人作恶,挑战者赚不到钱,就无法生存。长此以往,挑战者就会退出网络。但所有挑战者都退出网络,作恶者就会出现,所以是一个悖论。大家可以想象我们建立一个小镇,要雇一批警察。这些警察我们不给他发工资,只能抓坏人挣奖金。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警察是不会来的,因为犯罪率太低了。但是以前美国西部就是这么干,那时候罪犯很多,所以有职业的赏金猎人。所以要实现真正去中心化的欺诈证明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设计机制。例如是不是可以用链上随机的方式不定期地自动产生作恶行为,维持挑战者的生存,并鼓励挑战者之间竞争。

下面我们不再区分有效证明和欺诈证明,反正就是在链上可以验证贡献。刚才宋老师谈到,可以用 ZK 的方式在链下做非常复杂的计算,只要是计算能解决的问题,通过 ZK 最终都可以到链上去验证,所以 ZK 的发展会给 Web3 打开一些新的大门,非常值得期待。

CSC Services 提供的是一些同质化的服务。这些服务是线上的,但不是链上的。因为是同质化的线上服务,Web3创业者找到了相应的方法证明参与者的贡献,从而能够用去中心化加密协议的方式来启动网络。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典型的CSC Services项目。

Livepeer 这是做视频转码的。用户上传视频,告诉网络需要转成什么格式什么码率。网络就会自动协调,然后把任务分配给节点。这些节点完成转码并上传结果。结果的验证是通过 Truebit Protocol 去做,这需要把转码结果切成小段,然后随机地选出几个段,交给 Truebit 去判断是否符合转码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节点会被 Slash。Livepeer 网络用户支付 ETH,节点质押的 LPT Token 越多,就有更高的几率获得任务,从而能够赚取更多劳务费。

Render Network 去年挺火的,Multicoin 投了。这项目是做渲染,目前是批处理模式。用户通过 Web Portal 提交渲染任务, Portal 计算出价格,用户是 RNDR Token 支付,网络把渲染任务分配给节点。RNDR Token 的作用是 Medium-of-Exchange,就是当成货币来用,价值捕获不是很有效。项目团队不是特别 Crypto Native,目前其实并没有链上验证的机制。

Storage 领域,Filecoin 是最大的。Filecoin 的服务是 Contract-based。就是用户向网络提出存储需要,多大的尺寸,多少个副本,存多长时间。网络会计算出价格,用户支付后网络找到节点来执行合同。节点要通过复制证明和时空证明来证明自己忠实地在履行合同。复制证明是个复杂的计算,以存储数据和节点公钥为输入,设计上故意把计算弄得很复杂。计算完成之后,节点提交给网络的结果哈希,可以被验证确实存了数据。之后在合同期内,网络定期给节点发挑战,如果节点没有存密封后的数据,就没有办法及时响应挑战的,因为密封需要长时间的计算。如果节点能正确应对挑战,意味着密封过的数据还是保存在存储上的,这就是所谓的时空证明。

Arweave 是永久存储,它的证明方式更简单。是挖矿的机制,每次挖下一个块的时候,网络会随机选取区块历史上的一个块。矿工只有存了这个块,才能及时地计算出结果,获得挖矿奖励。如果存储的区块不全,就会等比例地损失挖矿机会。这就是 Proof of Accessibility 访问证明。

Helium 是去中心化的无线接入网。目前已经有一定规模的是 LoRaWAN 网络。任何人可以购买热点设备,连上自己家里的 WiFi ,为周边区域提供无线网络覆盖。LoRaWAN是低速率大覆盖的网络,架设良好的热点可以覆盖周围十几公里的范围。每一个设备都有 GPS,会上报自己的位置,同时也会和周围的热点设备相互证明。每个热点都在向网络上报周围有谁,最后相互证明为对应位置提供了覆盖,所以称为覆盖证明 PoC,Proof of Coverage。

最后两个网络 The Graph 和 Pocket Network 都是 Web3 的关键基础设施,实现去中心化可以让Web3降低对中心化服务商的依赖。

区块链的数据结构非常不适合做查询。如果做区块链浏览器或者复杂的前端,通常需要用 indexer 把链上的数据变成二维表。The Graph 就是去中心化的 Indexer网络。任何人都可以运行节点加入进去,来做 Indexer 。证明方式就是 Proof of Index索引证明。就是索引一个 Subgraph(链上数据视图),需要把区块跟这个视图相关的交易排列成 Merkle Tree,把 Root 提交到链上。挑战者可以挑战某个 Indexer 提供证明是错的,Indexer 就会被 Slash。

Pocket Network 去中心化的 RPC 服务。Web3 领域有大量的客户端依赖 RPC 服务,而且通常都不是自己部署节点,而是用公共服务。Pocket Network 就试图把 RPC 服务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到网络,去给某个链提供 RPC 中继。PoR中继证明相对比较容易实现,客户端对请求签名,节点对响应签名,然后用 Merkle Tree 压缩提交到链上。

综上所述,各种 Proof Of Contribution 是 Web3 扩展新领域、实现商业价值的核心和前沿。

责任编辑:MK

转载声明:本文 由CoinON抓取收录,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oinON资讯立场,CoinON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若以此作为投资依据,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2年9月7日 下午7:26
下一篇 2022年9月7日 下午7:26

相关推荐

章鱼网络Louis:发现Web3 商业价值

星期三 2022-09-07 19:26:44

2022年8月26日, Octopus Network 创始人 Louis 老师,以《发现 Web3 的商业价值》为主题做分享,围绕行业一直期待的「下一个 Web3 杀手级应用」进行深度探讨。‍

网络

以下为 Louis 演讲全文:

关于 Web3 的商业价值,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认为没有商业价值,全是炒作,或者只承认比特币有价值,是超主权加密货币。进入 Web3 阶段,从以太坊之后就没有价值;另一派极端观点认为, Web3 是互联网的下一个主流阶段,也就是说 Web3 迟早会成为互联网的主角,将替代Web2平台经济,成为主要的互联网数字经济协调者。

而事实通常都处在极端乐观和极端悲观之间, Web3 的情况也是如此。我的观点是 Web3 已经有很大的商业价值,而且还在快速地发展之中。同时 Web3 的发展也面临着非常严重、非常明显的瓶颈。我们还看不到用 Web3 的方式来替代主流互联网平台的途径。例如我们衣食住行日常使用的像微信、淘宝、Facebook和 Google 这样的平台,Web3 如何去取代它们是未知的。

谈 Web3 得从 Crypto 开始,就是从比特币开始。比特币是密码朋克运动的最广为人知的成果,密码朋克运动的目标是在电子时代保护个人隐私,通过广泛可及的加密技术来做到这一点。

在密码朋克运动中,电子现金可以被称为是皇冠上的明珠。因为电子现金的目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去中介,要去掉银行中介,让人和人之间可以点对点的转移价值。保护个人隐私并且免于个人遭受政府和大企业的审查和监控。

现金是自由主义的发明,只要两个人面对面,用现金就可以完成交易,不需要第三方参与,而且两人之间相互暴露的隐私是可控的,可以做到最小化。但是在电子时代,面对面交易大前提不存在了,我们转移价值的话只能通过中介来进行。

比特币提供了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或者说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手段,或者说货币。

以太坊受比特币的启发,在 PoW 网络上建立了状态空间和图灵完备的虚拟机。也恰恰是在以太坊诞生的前后,以太坊当时的 CTO Gavin Wood 博士提出了我们现在说的 Web3 概念,所以 Web3 是 Crypto 的延伸。Web3 从 Crypto 获得的启发是:既然人和人在互联网上可以不通过中介去转移价值,为什么不能去做其他类型的交易呢?比如像微信这种交互,或者是像 Ebay 或者淘宝这样的交易,是不是也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去中心化的加密协议来协调,而不用通过中心化平台来协调。由此 Gavin Wood 博士预见了 Web3 的未来。

从以太坊开始到以太坊上面各种应用层协议的产生,我们还从比特币上学了一件东西,就是 Incentive(激励)。所有的加密网络不管是在应用层还是在基础设施层,都是一种具备网络效应的网络:随着参与者的增多,网络的价值会对用户越来越大。

在某个去中心化协议刚刚开始出现的时候,没有参与者,怎么能够让大家进来呢?所以要找到一种方法去验证并且量化协议参与者对网络效应的贡献,并且在协议内给予他们 Token 奖励。而且 Token 要在网络中被使用,从而创造出对 Token 的需求,或者说 Token 要能够捕获网络经济体的价值。

这有点像循环论证:你认可 Token 有价值所以你就会来,然后你来的结果是网络价值的提升,使 Token 的价值提升。很像金融的预期自我实现的这么一个过程。在比特币这时代,因为大家不知道这东西会不会有价值,所以没有办法用比特币去做公募或者私募,所以网络启动非常慢。从比特币网络开始运行到第一笔交易(披萨饼)用了近两年时间。直到那时候,才慢慢有人认为比特币有经济价值,有人开始是为了逐利,而不是为了好玩来挖比特币。如此构成一个正向循环,就是挖的人越多,算力越大,比特币网络就越安全。

大家认可用比特币保存资产或转移资产是可靠。而且它市值越大,交易体系越来越完善,流动性也在不断提升,比特币作为价值存储货币的效用也在不断地提升。到以太坊有虚拟机之后,我们可以开发应用层的加密网络。第一批真正起来的是 DeFi,其核心是 Liquidity Mining/流动性挖矿。

资产交易协议如果没有 Liquidity 是没有意义的。好比现在建一个中心化的交易所,是无法和币安竞争的,因为币安上有巨大的流动性。得有人进来交易,然后大家进来交易的同时也带来流动性。所以早年有交易挖矿,就是一种启动流动性的方式。在 DeFi Summer 从 Compound.finance 开始有 Liquidity Mining/流动性挖矿。Liquidity Mining 应该被称为 Proof of Liquidity Providing,就是你提供了流动性,这个贡献在链上是可以证明的,所以你可以得到 Token 分享网络的未来的价值。反过来说,你提供的 Liquidity 让其他用户都受益,就完成了刚才说的循环。

Crypto 从比特币到了以太坊,是 Web3 的萌芽。即便现在只有 DeFi ,我也认为 Web3 是有价值的。DeFi 是一套平行于现行金融体系的、更加开放的金融系统。当然它也有两个主要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家越来越多感受到的对 DeFi 的监管。其实在过去几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监管者对 DeFi 的监管态度已经非常明确。就是你用的什么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什么业务,你做什么业务,就应该接受什么级别的监管。也就是说 DEX 和 CEX 都一样,都是 ATS ( Alternative Trading System),监管标准是一致的,只不过落实监管需要一个过程。

所以在未来的几年,对 DeFi 的监管一定会越来越来越严。最终就是说什么类型的业务就要满足对应的监管要求。对于早期野蛮生长的行业,要在接受监管的过程中一定有阵痛,对人、对团队、对用户都会有影响。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可以在链上建立一套平行的金融系统。但是金融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给社会生产分配资本,但是如果 DeFi 的资产或者是资本都是回流到它自身,就像 Vitalik 所说,我们总是在创造一些 Token,然而它们的功能是交易其他 Token 。所有的资产都是在系统里面空转,这就只能是泡沫。因为资本没有进入生产型的经营体,创造出对人有用的东西。

这是 DeFi 的两个问题。在基础设施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公链,有了图灵完备虚拟机理论上可以在链上执行任意的应用。在应用层,有了一个平行的金融系统。更为重要的是,有巨大的、全球化的 Crypto Asset Market ,这个市场是由上万个中心化的交易所、几千个去中心化交易所,以及无数的 bot 构成的全球化的体系。每天的交易额都达到数百亿美金级别,这是非常可观的。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利用已有的基础,去推动 Web3 向更广阔的领域发展呢?

我在 Slide 上列了几个领域,实线的部分是我认为已经产生商业价值了,虚线的部分我认为还面临阻碍,有待验证。

网络

第一个要谈的是 Blockchain base Game。大家千万不要小看 Game, Game 是巨大的市场。而且我认为不需要太长时间,也许需要 5 到 10 年的时间,游戏产业就会被 Blockchain 彻底改变。Blockchain base Game 不必改变现有的游戏玩法,只需要把游戏内的资产,不管是可互换的金币,还是不可互换的道具,变成链上的 Token, 把它们接入到刚才说的巨大的全球化的 Crypto Asset Market ,就可以获得更好的流动性,获得投资价值。

主流的网络游戏,都有平台性质。也就是玩家越多,游戏会变得更加的好玩。游戏资产通证化会被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利用。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好处,例如可以在链上限制 NFT 或者 FT 的数量 。这样的话,游戏资产就具备了稀缺性保证。稀缺性保证是投资或者投机的前提。投资或者投机预期是游戏快速地启动玩家社区的新手段。

第二个要谈谈 Crypto Native Art,大体上就是指 PFP NFT。Crypto/Web3 已经形成了一个亚文化的圈子,就会有自己的艺术表达。只要 Web3 在扩展,这个亚文化圈子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第三个我提一下 Tokenization,就是把链下的资产变成 Token。带来的好处还是把链下资产接入到全球化的、有巨大流动性的加密资产市场,获得流动性溢价。尤其是一些原来不易交易的资产、例如公寓等等。Tokenization 已经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做得最好的就是法币支持的稳定币。USDC 其实就是做美元的 Tokenization,把美元变成了稳定币之后,获得了极佳的全球可及性。任何人只要有互联网的链接,就可以持有和交易 USDC 。法币支持的稳定币已经有过千亿美元的总市值,也引发监管最多关注的 Web3 领域。

以上三个部分发展势头不错,但其实都没有超出 Asset Trading 的范围。本质上还是产生某种 Asset 然后接入全球一体化的市场,获得流动性的好处。我想今天给大家重点讲的是 CSC Service,这个词是我自己造的,因为还没有合适的词。CSC就是 Computing、Storage 和 Communication,即「计算存储通信服务」,稍后详细讲。

再下面这三个,Social Network, Creator Economy 和 DAO ,每个方向都有上千个项目在做。但是整体来看还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各自有一些基本障碍。

去中心化Social Network 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有广泛使用的自主身份。还有就是 Blockchain 的数据库结构,非常不适合做数据密集型的应用。后一个问题随着 Ceramic/ OrbitDB 等新一代去中心化数据库的发展有望得到解决。

Creator Economy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高效地围绕某个 Creator 形成微型社区。所以Creator Economy 对 Social Network 有依赖关系。如果 Web3 的 Creator Economy 只能依赖 Web2 的 Social Network,就存在很大的限制。因为除了 Twitter 以外,其他的主流的 Web2 Social Network 对 Web3 并不友好。也就是说,无法在 Crypto Native 的环境里面去形成社区,然后形成 Engagement 。这是 Creator Economy 面临的最大限制。

虽然很多项目做 DAO ,但其实 DAO 是最难的。因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就是探索如何协作,用什么方式能够让人和人之间协作共赢去创造出价值。DAO 要在完全开放的、匿名的环境下推动协作,是将人类协同问题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下。我觉得只有 Crypto Native DAO 这种解决 Crypto Protocol 治理问题的 DAO 比较现实。因为当 Protocol 大到一定程度,参与者已经有利益相关性,所以大家一定要坐下来去解决一些事情,不参与利益就会受损。至少先有认真参与 DAO 的动机,然后再去解决公平透明的机制等其他问题。对其他类型 DAO ,我的看法比较悲观。

刚才说到 Crypto 的基本模式:加密协议定义去中心化的加密网络,加密网络去协调某种经济活动,并且一定要具有网络效应。所以网络需要有人来参与,尤其在双边市场类型的网络,通常有一方是比较难以获得的。比如说做电子商务网络,商家是难以获得的。打车网络,司机是难以获得的一方。早期需要补贴商家/司机他们才会进来,当足够的商家/司机进入网络,自然能吸引买家/乘客加入到网络中。Web2 用收入去补贴司机/商家,Web3 用Token也就是所有权来补贴。

因此 Web3 需要在链上验证参与者贡献,然后通过协议把 Token 奖励给参与者,让参与者共享长期的收益,通过这样的方式启动网络。这个过程中的核心是如何在链上验证参与者对网络价值的贡献。大家进入 Crypto 或者 Web3 就老是听到 Proof of XXX,Proof of Work、Proof of Stake 等等,恰恰是因为这些验证贡献的方法就是 Web3 核心。换句话说,每产生一个新的证明的贡献方法,就能够把 Web3 推向一个新的领域。

同时,贡献证明恰恰也是 Web3 的瓶颈所在,因为能够在链上证明的贡献种类还非常有限。最容易验证的贡献本身就在链上,其次是在线上的。在线上可以通过链下计算,再提交证明的方式去证明。证明的方法分为两大类,有效证明和欺诈证明。有效证明是证明我做了一件好事。欺诈证明是我没法证明我做了一件好事,我只能声称我做了一件好事。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人证明我欺诈,系统就会给我相应的奖励。

当前所有基于欺诈证明的网络都陷入了中心化的困境。各网络的挑战者(也称为渔夫)都是项目方运行的。因为这里有个悖论,我称之为天下无贼悖论。就是说在网络中如果没有人作恶,挑战者赚不到钱,就无法生存。长此以往,挑战者就会退出网络。但所有挑战者都退出网络,作恶者就会出现,所以是一个悖论。大家可以想象我们建立一个小镇,要雇一批警察。这些警察我们不给他发工资,只能抓坏人挣奖金。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警察是不会来的,因为犯罪率太低了。但是以前美国西部就是这么干,那时候罪犯很多,所以有职业的赏金猎人。所以要实现真正去中心化的欺诈证明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设计机制。例如是不是可以用链上随机的方式不定期地自动产生作恶行为,维持挑战者的生存,并鼓励挑战者之间竞争。

下面我们不再区分有效证明和欺诈证明,反正就是在链上可以验证贡献。刚才宋老师谈到,可以用 ZK 的方式在链下做非常复杂的计算,只要是计算能解决的问题,通过 ZK 最终都可以到链上去验证,所以 ZK 的发展会给 Web3 打开一些新的大门,非常值得期待。

CSC Services 提供的是一些同质化的服务。这些服务是线上的,但不是链上的。因为是同质化的线上服务,Web3创业者找到了相应的方法证明参与者的贡献,从而能够用去中心化加密协议的方式来启动网络。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典型的CSC Services项目。

Livepeer 这是做视频转码的。用户上传视频,告诉网络需要转成什么格式什么码率。网络就会自动协调,然后把任务分配给节点。这些节点完成转码并上传结果。结果的验证是通过 Truebit Protocol 去做,这需要把转码结果切成小段,然后随机地选出几个段,交给 Truebit 去判断是否符合转码的要求。如果不符合,节点会被 Slash。Livepeer 网络用户支付 ETH,节点质押的 LPT Token 越多,就有更高的几率获得任务,从而能够赚取更多劳务费。

Render Network 去年挺火的,Multicoin 投了。这项目是做渲染,目前是批处理模式。用户通过 Web Portal 提交渲染任务, Portal 计算出价格,用户是 RNDR Token 支付,网络把渲染任务分配给节点。RNDR Token 的作用是 Medium-of-Exchange,就是当成货币来用,价值捕获不是很有效。项目团队不是特别 Crypto Native,目前其实并没有链上验证的机制。

Storage 领域,Filecoin 是最大的。Filecoin 的服务是 Contract-based。就是用户向网络提出存储需要,多大的尺寸,多少个副本,存多长时间。网络会计算出价格,用户支付后网络找到节点来执行合同。节点要通过复制证明和时空证明来证明自己忠实地在履行合同。复制证明是个复杂的计算,以存储数据和节点公钥为输入,设计上故意把计算弄得很复杂。计算完成之后,节点提交给网络的结果哈希,可以被验证确实存了数据。之后在合同期内,网络定期给节点发挑战,如果节点没有存密封后的数据,就没有办法及时响应挑战的,因为密封需要长时间的计算。如果节点能正确应对挑战,意味着密封过的数据还是保存在存储上的,这就是所谓的时空证明。

Arweave 是永久存储,它的证明方式更简单。是挖矿的机制,每次挖下一个块的时候,网络会随机选取区块历史上的一个块。矿工只有存了这个块,才能及时地计算出结果,获得挖矿奖励。如果存储的区块不全,就会等比例地损失挖矿机会。这就是 Proof of Accessibility 访问证明。

Helium 是去中心化的无线接入网。目前已经有一定规模的是 LoRaWAN 网络。任何人可以购买热点设备,连上自己家里的 WiFi ,为周边区域提供无线网络覆盖。LoRaWAN是低速率大覆盖的网络,架设良好的热点可以覆盖周围十几公里的范围。每一个设备都有 GPS,会上报自己的位置,同时也会和周围的热点设备相互证明。每个热点都在向网络上报周围有谁,最后相互证明为对应位置提供了覆盖,所以称为覆盖证明 PoC,Proof of Coverage。

最后两个网络 The Graph 和 Pocket Network 都是 Web3 的关键基础设施,实现去中心化可以让Web3降低对中心化服务商的依赖。

区块链的数据结构非常不适合做查询。如果做区块链浏览器或者复杂的前端,通常需要用 indexer 把链上的数据变成二维表。The Graph 就是去中心化的 Indexer网络。任何人都可以运行节点加入进去,来做 Indexer 。证明方式就是 Proof of Index索引证明。就是索引一个 Subgraph(链上数据视图),需要把区块跟这个视图相关的交易排列成 Merkle Tree,把 Root 提交到链上。挑战者可以挑战某个 Indexer 提供证明是错的,Indexer 就会被 Slash。

Pocket Network 去中心化的 RPC 服务。Web3 领域有大量的客户端依赖 RPC 服务,而且通常都不是自己部署节点,而是用公共服务。Pocket Network 就试图把 RPC 服务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到网络,去给某个链提供 RPC 中继。PoR中继证明相对比较容易实现,客户端对请求签名,节点对响应签名,然后用 Merkle Tree 压缩提交到链上。

综上所述,各种 Proof Of Contribution 是 Web3 扩展新领域、实现商业价值的核心和前沿。

责任编辑:M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