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香港加密货币「独角兽」

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吸引了多家投资机构和公司的投资,预计2023年将诞生首个合规的独角兽公司。尽管面临挑战,但仍有许多从业者看好其发展前景,认为它有望成为下一个港交所或纳斯达克。随着更多代币的上线,未来还可能吸引非Web3机构上市。加密货币市场的竞争力来自于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与创新,其中ETF、RWA、B2B2C等模式具有巨大潜力。香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竞争力来自于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与创新,包括ETF、RWA、B2B2C等业务模式。HashKey、OSL等加密货币交易所正在重视RWA业务,并已有专门团队推进。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具有差异化优势,有望在未来五年成为下一个纳斯达克。

摘要由 Mars AI 生成

本摘要由 Mars AI 模型生成,其生成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还处于迭代更新阶段。

「红杉资本、IDG、北极光等都已经在寻找投资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机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人 Henry 和我说到。

 

除风险投资机构外,Foresight News 观察到:互联网公司(富途证券、老虎证券等)、加密货币巨头(OKX、Bitget、币安等)、传统金融机构(胜利证券、盈透证券、嘉实基金等)也都涌进香港加密货币行业,希望能趁着香港政策的东风拿到下一个时代的入场券。

 

香港加密行业肯定会出现一只独角兽。」香港加密货币公司 VDX 联合创始人 Adam Zhou 判断, Adam Zhou 此前是香港胜利证券的董事总经理,有超过 10 年的金融机构经验。

 

这会是一个数十亿美金的市场。」香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 OSL CEO 潘志勇则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

 

2023 年,是香港加密货币行业第一个完整的合规年。这一年,香港批准了两家加密货币公司( HashKey 与 OSL)成为香港持牌金融机构,同时(截止 2024 年 1 月 31 日)还公布了 14 家正在申请牌照的加密货币公司。香港加密货币行业的独角兽或有望在这 16 家公司中诞生。

 

多位加密货币公司的负责人判断:「(14 家)正在申请牌照的公司,将于 2024 年年中之前,被正式批复是否获得香港的加密货币牌照。」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香港加密行业并非一帆风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被一一摆在台面:头部加密交易所盈利难、开户手续繁琐、产品单一、竞争激烈、成本高昂……「香港拥抱加密货币行业是不是太晚了?」也有从业者发出疑问。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 5 亿人持有加密货币,仅币安一家交易所就超过 1.7 亿注册用户,而目前香港的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注册用户数不到 20 万人,仅为币安用户的千分之一。

 

币安很大,但是(未来的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可以再大很多倍。」 Adam Zhou 说。许多从业者仍坚定看好香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远景。

 

香港的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能做到后发优势,弯道超车吗?香港持牌加密交易所的真正优势和机会在哪里?这,成为了每一个关心香港乃至华语地区和亚洲地区 Web3 机遇的人所关心的问题。

 

重新发现独角兽

 

(我们希望)像港交所一样,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交易所。」 Adam Zhou 说。

 

作为一种新的资产交易所形式,部分香港加密货币从业者认为,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新的「港交所」,一个新的「纳斯达克」的出现

 

截止 2024 年 1 月 30 日,港交所上市公司 2600 家,美国最大的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上线了 238 个币种,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Binance 上线了 386 个币种,而香港头部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 一共上线了 19 个币种。加密货币交易所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

 

可以预见的是,香港的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未来不仅会上线几百甚至上千个代币,还会有非 Web3 的机构选择在香港持牌加密交易所「上币」。一位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联合创始人向我表示:「初创的 AI 公司、游戏公司、元宇宙初创公司,也可以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市,理论上 SFC 没有禁止这么做。」

 

1792 年纽交所成立,1817 年美交所成立,1971 年纳斯达克成立,2012 年美国第一家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成立。每个世纪、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新型交易所,背后所展现的是一种大规模经济形态的变化。

 

因制度的不同,纽交所通常为规模庞大、历史较久、发展稳定的企业,如可口可乐、阿里巴巴、IBM;纳斯达克则吸引更多的高科技公司,如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币」的公司更青睐于市值更小的「区块链组织」和「元宇宙公司」,比如以太坊、币安和无聊猿。而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对传统金融的改变则更为彻底,所有个体都可以几乎零成本的「上市」。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投资机会,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红杉资本、IDG、北极光等都已经在寻找投资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机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人 Henry 说。

 

Henry 补充道:「风险投资机构们在加密货币行业的地位很尴尬,因为加密货币改变了整个金融底层逻辑(包括投资逻辑),使得风险投资机构实际上在这个行业的地位远不如在其他行业那么高,很多机会被更原生的 Crypto 投资机构或者个人获得,但是香港加密货币行业,却是我们的一个天然就比较契合的机会。」

 

一些从业者认为: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加之背靠中国丰富的互联网人才与市场资源,发展加密货币有独特的优势。日本、韩国、欧洲等地区也都有各自地区的合规加密交易所,但许多投资人更看好香港加密货币货币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 CEO 翁晓奇说:「欧洲缺少互联网人才,日本既缺少互联网人才,也不是金融中心,而香港不仅是金融中心,有足够能量的金融机构,而且背靠中国大陆,可以源源不断的吸引优秀的互联网人才。」翁晓奇认为:「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需要的人才,既要懂加密货币、又要懂金融机构运行,还要懂互联网产品,缺一不可。」

 

纵观 21 世纪的科技商业发展,对于经济有重大变革的技术形态,中国似乎都很少缺席而且擅长后发优势。如果必须通过参照物去类比,「香港的加密货币独角兽」与 Coinbase 的关系与世界地位,可能会像腾讯与 Facebook(互联网社交),阿里巴巴与亚马逊(互联网电商)、「蔚小理」与特斯拉(电动与智能汽车)一样。

 

这样的叙事,够宏大且吸引人,这让香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成为了许多投资人争相关注的方向。

 

三条长坡厚雪的赛道

 

一个新的独角兽的诞生,往往都伴随着一个足够大的问题被成功解决。

 

与非合规交易所相比,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须要解决的独有问题是:加密货币如何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加速传统金融世界的资金涌入加密行业。而这一机会是此前非合规加密交易所未曾有机会拥有的。

 

目前来看,除了我们如今熟知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业务外,香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竞争力,包括了 ETF、 RWA、B2B2C 的加密货币销售模式等。总体而言,竞争力来自于和传统金融世界的「融合」与「创新」。

 

而这三个赛道,足够新,足够差异化,业务前景足够远阔,是可以影响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体量的新增量。

 

HashKey Exchange CEO 翁晓奇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 ETF 与 RWA,是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弯道超车的机会。」

 

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为例, 自 2024 年 1 月 10 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通过后,大量资金涌入比特币。截止 1 月 30 日,贝莱德和富达的总持仓量都超过了 20 亿美金,十支比特币现货 ETF 的持仓超过 277 亿美元。渣打银行分析师认为,到 2024 年底,比特币现货 ETF 的资金流入量可能达到 500 亿美元——1000 亿美元,这对于目前总市值不到 9000 亿美元的比特币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资金流入。

 

Foresight News 不完全统计,美国参与到比特币现货 ETF 的上下游企业超过 70 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美国的传统金融机构。

 

而这仅仅是美国的比特币现货 ETF 刚推出不到一个月的现状。随着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的正式推出,香港的比特币现货 ETF 也「箭在弦上」。腾讯新闻《一线》报道,1 月 26 日嘉实基金香港公司已向香港证监会提交了比特币现货 ETF 的申请,这是香港第一家提交比特币现货 ETF 申请的机构,预计春节后在港交所挂牌。

 

一位加密货币交易所的高管向我透露:目前有十几二十家金融机构计划申请比特币现货 ETF。翁晓奇此前则向财新表示约 10 家基金公司正筹备推出比特币现货 ETF。Foresight News 了解到目前正筹划推出比特币现货 ETF 的机构包括:嘉实基金、惠理基金、南方东英等。

 

除 ETF 之外,RWA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是另外一个只有合规加密交易所才可以深入参与的大型赛道。

 

翁晓奇认为:「RWA 发行的基础是合法的证券型代币,如果没有牌照,那就是非法发行证券,这在各个国家跟地区都是刑事犯罪,也就是说 RWA 天生是持牌交易所的故事。」

 

OKX 全球首席商务官 Lennix 则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预计在 2024 年的第三季度,香港 RWA 与稳定币的法案会出台。」「

SFC 等相关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向公众咨询相关意见了。」

 

如果说 ETF 主要的效用是将传统金融领域的资金流向比特币,增加比特币的整体市值,那么 RWA 则是让美债、股票、房子、黄金等一切有价值的金融投资产品代币化,从而将这些投资产品的部分资金留在加密市场。这样普通投资者就可以方便的购买 1 美元的美债、1 美元的黄金和 1 美元的特斯拉股票。这将进一步释放传统金融资产流向加密货币行业。

 

目前,美国和新加坡的金融机构在 RWA 领域进展较为领先。新加坡合规 RWA 交易所 DigiFT 创始人 Henry 向我透露:目前 DigiFT 已经发行了五个代币化的金融产品,包括美债、美债基金、银行债等。而香港也有望在今年推出 RWA 的法律规定,Foresight News 了解到 HashKey、OSL 等加密货币交易所十分重视这一业务,已经有专门的团队在推进 RWA 的工作。

 

翁晓奇透露目前已经与华夏基金就 RWA 展开了合作,有望在一段时间内进入到市场。

 

多位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从业者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一大核心竞争力来自于 B2B2C 的业务。与 ETF、RWA 一样,B2B2C 业务,即通过传统券商销售加密货币。如果拓宽 B2B2C 这一定义,还包括了为加密交易所、金融机构提供 SaaS 服务。

 

相比非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这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差异化优势」。

 

Adam Zhou 表示:「(香港的)300 家活跃券商中,有 100 家券商卖一只股票,(整个市场)就是几十亿美金的规模,这也是加密行业的机会所在。」

 

Foresight News 统计,目前有超过 20 家券商着手销售加密货币,一位加密交易所的业务负责人则透露,目前活跃的券商中有超过一半在计划进军加密货币业务,包括:富途证券、盈透证券、老虎证券、胜利证券等

 

香港金融业与加密货币行业已经迈出了实质性融合的第一步。

 

相比币安(仅以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为例),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在短时间内在很多领域都会处于弱势:开户十分繁琐、APP 产品体验不佳、上币种类少、新币种少且慢、不能做衍生品……既有的成熟体系,并不是香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真正的竞争力。

 

然而,这三条长坡厚雪的赛道,是为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量身定制的机会,不仅可以为加密行业带来增量,也是其未来业务增长的重要竞争力。

 

「加密行业此前一直由 crypto-native 的公司塑造和主导,然而随着美国各监管机构对币安等公司的调查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受监管的加密货币公司将成为标准与主流。」潘志勇说到。

 

写在最后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美国资本市场中,Coinbase 与纳斯达克的市值已经「旗鼓相当」。

 

截止 1 月 30 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 Coinbase 总市值为 313 亿美元,纳斯达克的总市值为 337 亿美元,三年来,这两家交易所的总市值一直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态势。在纳斯达克的市场上,投资者们认为 Coinbase 有潜力成为下一个纳斯达克。

 

与此同时,香港某头部加密交易所的总市值(38 亿港元)与港交所(2987 亿港元)相差甚远,反推其原因,也是由于整个香港加密行业发展还处于早期,16 家加密货币交易所谁会成为独角兽,还远未有定论。

 

HashKey Exchange 不久前刚发布 APP ,用户数已经超过 15 万人;OSL 刚被 BGX 以 9000 万美元战略投资,团队焕然一新,并在既有体系中增加了「零售基因」;VDX 核心团队则在成立之初便集齐了加密货币、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机构的基因;OKX 在原生加密交易所的头部,不仅本身产品成熟,且在中国与亚洲地区有着很深的行业积累;PantherTrade 则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券商富途的子公司,天生拥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基因……它们将在未来的五年中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行业与赛道,现在才刚刚开始。

转载声明:本文 由CoinON抓取收录,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oinON资讯立场,CoinON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若以此作为投资依据,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4年1月31日 下午8:24
下一篇 2024年1月31日 下午8:24

相关推荐

寻找香港加密货币「独角兽」

星期三 2024-01-31 20:24:40

「红杉资本、IDG、北极光等都已经在寻找投资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机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人 Henry 和我说到。

 

除风险投资机构外,Foresight News 观察到:互联网公司(富途证券、老虎证券等)、加密货币巨头(OKX、Bitget、币安等)、传统金融机构(胜利证券、盈透证券、嘉实基金等)也都涌进香港加密货币行业,希望能趁着香港政策的东风拿到下一个时代的入场券。

 

香港加密行业肯定会出现一只独角兽。」香港加密货币公司 VDX 联合创始人 Adam Zhou 判断, Adam Zhou 此前是香港胜利证券的董事总经理,有超过 10 年的金融机构经验。

 

这会是一个数十亿美金的市场。」香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 OSL CEO 潘志勇则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

 

2023 年,是香港加密货币行业第一个完整的合规年。这一年,香港批准了两家加密货币公司( HashKey 与 OSL)成为香港持牌金融机构,同时(截止 2024 年 1 月 31 日)还公布了 14 家正在申请牌照的加密货币公司。香港加密货币行业的独角兽或有望在这 16 家公司中诞生。

 

多位加密货币公司的负责人判断:「(14 家)正在申请牌照的公司,将于 2024 年年中之前,被正式批复是否获得香港的加密货币牌照。」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香港加密行业并非一帆风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被一一摆在台面:头部加密交易所盈利难、开户手续繁琐、产品单一、竞争激烈、成本高昂……「香港拥抱加密货币行业是不是太晚了?」也有从业者发出疑问。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经有超过 5 亿人持有加密货币,仅币安一家交易所就超过 1.7 亿注册用户,而目前香港的头部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注册用户数不到 20 万人,仅为币安用户的千分之一。

 

币安很大,但是(未来的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可以再大很多倍。」 Adam Zhou 说。许多从业者仍坚定看好香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远景。

 

香港的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能做到后发优势,弯道超车吗?香港持牌加密交易所的真正优势和机会在哪里?这,成为了每一个关心香港乃至华语地区和亚洲地区 Web3 机遇的人所关心的问题。

 

重新发现独角兽

 

(我们希望)像港交所一样,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交易所。」 Adam Zhou 说。

 

作为一种新的资产交易所形式,部分香港加密货币从业者认为,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新的「港交所」,一个新的「纳斯达克」的出现

 

截止 2024 年 1 月 30 日,港交所上市公司 2600 家,美国最大的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上线了 238 个币种,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Binance 上线了 386 个币种,而香港头部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 一共上线了 19 个币种。加密货币交易所还有很长的路可以走。

 

可以预见的是,香港的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未来不仅会上线几百甚至上千个代币,还会有非 Web3 的机构选择在香港持牌加密交易所「上币」。一位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联合创始人向我表示:「初创的 AI 公司、游戏公司、元宇宙初创公司,也可以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市,理论上 SFC 没有禁止这么做。」

 

1792 年纽交所成立,1817 年美交所成立,1971 年纳斯达克成立,2012 年美国第一家加密货币交易所 Coinbase 成立。每个世纪、每个时代,都会出现新型交易所,背后所展现的是一种大规模经济形态的变化。

 

因制度的不同,纽交所通常为规模庞大、历史较久、发展稳定的企业,如可口可乐、阿里巴巴、IBM;纳斯达克则吸引更多的高科技公司,如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苹果、谷歌、亚马逊、Facebook;在加密货币交易所「上币」的公司更青睐于市值更小的「区块链组织」和「元宇宙公司」,比如以太坊、币安和无聊猿。而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所对传统金融的改变则更为彻底,所有个体都可以几乎零成本的「上市」。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投资机会,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红杉资本、IDG、北极光等都已经在寻找投资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机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人 Henry 说。

 

Henry 补充道:「风险投资机构们在加密货币行业的地位很尴尬,因为加密货币改变了整个金融底层逻辑(包括投资逻辑),使得风险投资机构实际上在这个行业的地位远不如在其他行业那么高,很多机会被更原生的 Crypto 投资机构或者个人获得,但是香港加密货币行业,却是我们的一个天然就比较契合的机会。」

 

一些从业者认为: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加之背靠中国丰富的互联网人才与市场资源,发展加密货币有独特的优势。日本、韩国、欧洲等地区也都有各自地区的合规加密交易所,但许多投资人更看好香港加密货币货币交易所。

 

HashKey Exchange CEO 翁晓奇说:「欧洲缺少互联网人才,日本既缺少互联网人才,也不是金融中心,而香港不仅是金融中心,有足够能量的金融机构,而且背靠中国大陆,可以源源不断的吸引优秀的互联网人才。」翁晓奇认为:「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需要的人才,既要懂加密货币、又要懂金融机构运行,还要懂互联网产品,缺一不可。」

 

纵观 21 世纪的科技商业发展,对于经济有重大变革的技术形态,中国似乎都很少缺席而且擅长后发优势。如果必须通过参照物去类比,「香港的加密货币独角兽」与 Coinbase 的关系与世界地位,可能会像腾讯与 Facebook(互联网社交),阿里巴巴与亚马逊(互联网电商)、「蔚小理」与特斯拉(电动与智能汽车)一样。

 

这样的叙事,够宏大且吸引人,这让香港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成为了许多投资人争相关注的方向。

 

三条长坡厚雪的赛道

 

一个新的独角兽的诞生,往往都伴随着一个足够大的问题被成功解决。

 

与非合规交易所相比,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须要解决的独有问题是:加密货币如何与传统金融深度融合,加速传统金融世界的资金涌入加密行业。而这一机会是此前非合规加密交易所未曾有机会拥有的。

 

目前来看,除了我们如今熟知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业务外,香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的竞争力,包括了 ETF、 RWA、B2B2C 的加密货币销售模式等。总体而言,竞争力来自于和传统金融世界的「融合」与「创新」。

 

而这三个赛道,足够新,足够差异化,业务前景足够远阔,是可以影响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体量的新增量。

 

HashKey Exchange CEO 翁晓奇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 ETF 与 RWA,是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弯道超车的机会。」

 

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为例, 自 2024 年 1 月 10 日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通过后,大量资金涌入比特币。截止 1 月 30 日,贝莱德和富达的总持仓量都超过了 20 亿美金,十支比特币现货 ETF 的持仓超过 277 亿美元。渣打银行分析师认为,到 2024 年底,比特币现货 ETF 的资金流入量可能达到 500 亿美元——1000 亿美元,这对于目前总市值不到 9000 亿美元的比特币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资金流入。

 

Foresight News 不完全统计,美国参与到比特币现货 ETF 的上下游企业超过 70 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美国的传统金融机构。

 

而这仅仅是美国的比特币现货 ETF 刚推出不到一个月的现状。随着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的正式推出,香港的比特币现货 ETF 也「箭在弦上」。腾讯新闻《一线》报道,1 月 26 日嘉实基金香港公司已向香港证监会提交了比特币现货 ETF 的申请,这是香港第一家提交比特币现货 ETF 申请的机构,预计春节后在港交所挂牌。

 

一位加密货币交易所的高管向我透露:目前有十几二十家金融机构计划申请比特币现货 ETF。翁晓奇此前则向财新表示约 10 家基金公司正筹备推出比特币现货 ETF。Foresight News 了解到目前正筹划推出比特币现货 ETF 的机构包括:嘉实基金、惠理基金、南方东英等。

 

除 ETF 之外,RWA (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是另外一个只有合规加密交易所才可以深入参与的大型赛道。

 

翁晓奇认为:「RWA 发行的基础是合法的证券型代币,如果没有牌照,那就是非法发行证券,这在各个国家跟地区都是刑事犯罪,也就是说 RWA 天生是持牌交易所的故事。」

 

OKX 全球首席商务官 Lennix 则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预计在 2024 年的第三季度,香港 RWA 与稳定币的法案会出台。」「

SFC 等相关监管机构已经开始向公众咨询相关意见了。」

 

如果说 ETF 主要的效用是将传统金融领域的资金流向比特币,增加比特币的整体市值,那么 RWA 则是让美债、股票、房子、黄金等一切有价值的金融投资产品代币化,从而将这些投资产品的部分资金留在加密市场。这样普通投资者就可以方便的购买 1 美元的美债、1 美元的黄金和 1 美元的特斯拉股票。这将进一步释放传统金融资产流向加密货币行业。

 

目前,美国和新加坡的金融机构在 RWA 领域进展较为领先。新加坡合规 RWA 交易所 DigiFT 创始人 Henry 向我透露:目前 DigiFT 已经发行了五个代币化的金融产品,包括美债、美债基金、银行债等。而香港也有望在今年推出 RWA 的法律规定,Foresight News 了解到 HashKey、OSL 等加密货币交易所十分重视这一业务,已经有专门的团队在推进 RWA 的工作。

 

翁晓奇透露目前已经与华夏基金就 RWA 展开了合作,有望在一段时间内进入到市场。

 

多位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从业者向 Foresight News 表示: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的一大核心竞争力来自于 B2B2C 的业务。与 ETF、RWA 一样,B2B2C 业务,即通过传统券商销售加密货币。如果拓宽 B2B2C 这一定义,还包括了为加密交易所、金融机构提供 SaaS 服务。

 

相比非合规加密货币交易所,这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差异化优势」。

 

Adam Zhou 表示:「(香港的)300 家活跃券商中,有 100 家券商卖一只股票,(整个市场)就是几十亿美金的规模,这也是加密行业的机会所在。」

 

Foresight News 统计,目前有超过 20 家券商着手销售加密货币,一位加密交易所的业务负责人则透露,目前活跃的券商中有超过一半在计划进军加密货币业务,包括:富途证券、盈透证券、老虎证券、胜利证券等

 

香港金融业与加密货币行业已经迈出了实质性融合的第一步。

 

相比币安(仅以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为例),香港加密货币交易所在短时间内在很多领域都会处于弱势:开户十分繁琐、APP 产品体验不佳、上币种类少、新币种少且慢、不能做衍生品……既有的成熟体系,并不是香港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真正的竞争力。

 

然而,这三条长坡厚雪的赛道,是为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量身定制的机会,不仅可以为加密行业带来增量,也是其未来业务增长的重要竞争力。

 

「加密行业此前一直由 crypto-native 的公司塑造和主导,然而随着美国各监管机构对币安等公司的调查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受监管的加密货币公司将成为标准与主流。」潘志勇说到。

 

写在最后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美国资本市场中,Coinbase 与纳斯达克的市值已经「旗鼓相当」。

 

截止 1 月 30 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 Coinbase 总市值为 313 亿美元,纳斯达克的总市值为 337 亿美元,三年来,这两家交易所的总市值一直呈现出「你追我赶」的态势。在纳斯达克的市场上,投资者们认为 Coinbase 有潜力成为下一个纳斯达克。

 

与此同时,香港某头部加密交易所的总市值(38 亿港元)与港交所(2987 亿港元)相差甚远,反推其原因,也是由于整个香港加密行业发展还处于早期,16 家加密货币交易所谁会成为独角兽,还远未有定论。

 

HashKey Exchange 不久前刚发布 APP ,用户数已经超过 15 万人;OSL 刚被 BGX 以 9000 万美元战略投资,团队焕然一新,并在既有体系中增加了「零售基因」;VDX 核心团队则在成立之初便集齐了加密货币、香港证监会、香港金融机构的基因;OKX 在原生加密交易所的头部,不仅本身产品成熟,且在中国与亚洲地区有着很深的行业积累;PantherTrade 则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券商富途的子公司,天生拥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基因……它们将在未来的五年中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这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行业与赛道,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