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桐: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会是下一个互联网央行吗? | 火星号精选

Libra会对现有的资本管制政策会造成进一步冲击,Libra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英美的支持,其信用比一些小国央行还要强。

吴桐: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会是下一个互联网央行吗? | 火星号精选

吴桐,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商务部CECBC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数字经济商学院院长,数字资产研究院(CIDA)研究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青年研究员,区块链经济学者

摘要

本文从Libra的使命、技术框架、经济模型、事件的潜在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核心结论如下:Libra会对现有的资本管制政策会造成进一步冲击,Libra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英美的支持,其信用比一些小国央行还要强;Libra的抵押资产选取方式不仅填补了当前稳定币没有大规模采用金融证券的空白,更对金融证券的需求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具有巨大的博弈空间;Libra协会清一色的巨头配置基本宣布了区块链“草根时代”的终结,区块链的工具化程度逐渐增强,而理想主义日渐式微;金融和科技的角力来看,Libra是硅谷精英首次染指华尔街权力,科技会在金融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Libra发币的方式类似于大国的商业银行和小国的央行,未来对全球流动性的影响不可小觑。

正文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数字货币项目Libra白皮书正式发布,这在区块链、数字货币、互联网和传统金融等行业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前Facebook市值约为5395亿美元,而全球数字货币的市值约为2867亿美元。Facebook的全球活跃用户数为26.6亿人,几乎相当于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大国的人口总和,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5%。如此一个庞然大物发布了数字货币项目白皮书自然令各方为之震动。然而在这背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既令人期待又令人恐惧的问题——Facebook数字货币会成为全球的互联网央行吗?

吴桐: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会是下一个互联网央行吗? | 火星号精选

从白皮书的简介中我们看到了Facebook的野望: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这个新的低波动性加密货币和智能合约平台计划,以期为负责任的金融服务创新开创新的机遇。“简单”意味着精简脚本合约语言,Libra专门定制了一个move语言,支持复杂金融类智能合约的编写和执行。“无国界”意味着以互联网和区块链为治理边界,而不是以国界,这对现有的资本管制政策会造成进一步冲击,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金融的普惠性。在互联网时代政府可以通过监管运营商等中介服务服务商实现一定程度的监管,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程度更强,可监管程度更弱这对政府进一步提出了挑战

“为数十亿人服务”则体现了Facebook在C端二十多亿用户的深厚积淀以及互联网乃至全球的重要影响力,从C端而言KYC应该是需要的,同时转账成本也应该是较低的。同时服务对象的十亿级的数量级意味着区块链的超高性能,Libra 采用了基于 LibraBFT 共识协议的 BFT机制,根据技术白皮书的内容显示,Libra协议最初支持1000 TPS,区块间隔时间为10秒。“低波动性”意味着Libra本质上也是一种稳定币,和现有的稳定币基于法币(USDT等)、数字货币(DAI等)以及“算法央行”不同,Libra的底层资产是一揽子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选择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的原因在于其现金流的稳定性和价格的低波动性,也意味着银行存款、政府债券等传统金融资产第一次被大规模采用作为稳定币底层资产。这不仅对于数字货币行业具有重大影响,也在需求端对传统金融资产产生了深刻改变。一揽子银行存款、政府债券怎么选取?选取哪家银行,哪个国家?期限是多久?这本身就是巨大的金融权力。可以遇见的是,抵押资产将以美元为主,而一些国家的银行贷款和政府债券能否放进篮子里,则可以成为Facebook与这些国家谈判的筹码。基于这种模式,Facebook的信用创造能力已经胜过一些小国央行。Facebook发币的全球金融权力之争,主战场在美利坚之外。关于底层资产的选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没有选取黄金等贵金属作为底层资产,互联网企业从血统上对被凯恩斯称为“野蛮的遗迹”的黄金不感冒,尽管黄金和有价证券都是传统金融行业的资产,但互联网和区块链行业显然更喜欢虚拟化、符号化增强的后者。

此外,Libra协会已确认的26个成员全是清一色的诸如Visa、Mastercard、Uber、Paypal等在内的行业巨头,而Libra协会计划将成员扩充到100 个,根据规则,企业如果要成为协会的创始成员,必须满足下列标准中的至少两项:市值超过10 亿美元或应收款结余超过5亿美元;每年在多个国家/地区为超过 2,000 万人提供服务;被第三方行业协会或媒体公司评为行业百强领导者,协会在评估创始人申请者时参考的部分名单包括 Interbrand 的“全球品牌 100 强”、《财富》杂志的“500 强”、标准普尔全球 1200 指数、FTSE Eurotop 300 指数以及其他评选知名品牌的地区和国家名单。不得不令人慨叹区块链“草根创业” 的黄金时代业已完全结束,而巨头时代已经开始。但另一方面,巨头的竞相入场才是一个行业迎来全社会“黄金时代”的先行指标。

在与监管层博弈层面,巨头也将逐步替换掉草根,扛起行业发展的大旗。区块链的初衷是去中心化,然而同时不要忘了区块链的工具性,中心化的组织和团体可以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作为其工具,修改其不合理的成本,进而实现自我完善。与此同时,相比草根,巨头的合规性更高,更懂得怎么曲折迂回地与监管层斡旋,更懂得如何做行业品宣,我们也将再次见证传统金融中“猫鼠游戏”似的监管循环。事实上,英美等主流国家的监管层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6月19日美联储主席Jerome Powell表示,Facebook在发布Libra白皮书之前已经会见了美联储,而美联储并不担心因加密货币无法执行货币政策。6月21日英国央行行长也对Libra表示出欢迎,表示非银机构和科技公司很快就能触达英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并授予其与商业银行相同的权利;Libra则可能会大幅提高金融包容性,并降低支付成本。相比英美央行的乐观和支持,印度、德国等央行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忧,英美政府欲借助Libra这一项目重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这一事件也不仅关乎区块链和互联网,也关乎货币和金融高边疆。全球各国政府再次被分化成核心国家政府和非核心国家政府,弱小的非核心国家政府面对Libra甚至都无一战之力,货币金融体系直接灰飞烟灭。而对各国政府而言,一味的自下而上的监管难以奏效,如何将自身作为一个参与方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区块链治理恐怕才是应该采取的策略。

 吴桐: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会是下一个互联网央行吗? | 火星号精选

另一方面,互联网和传统金融巨头的入场也意味着中短期内区块链距离去中心化的理想主义越来越远,工具性越来越强,区块链具有成为中心化机构增进效率、加强控制的重要抓手。我发表于2018年12月银保监会主管期刊《金融监管研究》中的学术论文《区块链和金融的融合发展研究》中的一个研究结论是:中心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比特币(区块链第一个产品)诞生的直接原因,而比特币诞生的经济学涵义就是反对中心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也是区块链的理想主义色彩。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18年加密货币市场熊市中以USDT为代表的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使用率和交易占比迅速增加,在加密货币市场以向下波动为主后区块链行业选择向传统金融业妥协,而传统金融业也将区块链作为增效赋能的工具,Facebook发币将这一趋势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但与此同时,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在全球的可接受程度也得以提高,完全的去中心化和中心化都不是各方可以接受的方案,二者的折中更适合区块链的落地与推动。有的时候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但退完一步之后难的是不忘初心。

接着我们回到了本文的核心命题——Libra会成为全球的互联网央行吗?不管这个问题无论在一部分人看来多么令人期待,还是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多么恐怖,我们都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从当前来看,Libra虽然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区块链的全球货币,但并不制定自己的货币政策,而是沿用篮子中抵押的金融资产所对应的中央银行政策因此说Libra向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迈进了一步,则是从较浅的层次理解这一问题。尽管发行的主体并不是国家,但抵押资产仍是在法币世界中流通的资产。如果Libra严格采用1:1锚定,则本质上类似于小型开放经济体的货币局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和大型经济体的商业银行操作模式。比如我国央行近年来经常使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中的的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则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商业银行向央行抵押合格抵押品则可获得相应的信贷。而同时,Libra的白皮书里清楚地写道,Libra用户不能进行反向兑付,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力。而更早的经典的类似的金汇兑体系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是可以反向兑换黄金,“特里芬难题”决定了美元持有者长期具有反向兑换美元的动机,这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Libra里央行的位置被区块链取代,而Facebook作为商业银行则获得流动性。因此Libra还远远谈不上全球互联网央行但假以时日,随着B端和C端客户量的增多以及强大的货币金融网络的形成,Libra有没有可能“篡汉自立”目前非常难以说清楚。从美国的视角来看,这次可以看作硅谷精英对华尔街的一次重大挑战。过去无论硅谷精英们如何通过技术赌对历史发展趋势都难以挑战华尔街的货币金融权力,而这次历史的天平终于向硅谷倾斜。

对于Facebook能将多少用户转化成Libra的用户,可能并不会存在太大障碍。当用户习惯于使用一个企业的商品时,对于接受其货币的概率就大大提高。同时泛互联网时代基于信息技术的类货币产品本来就是畅销品,何况是Facebook的产品。不能说能实现1:1转换,但可以预见的是转化率不会低,而且Libra本身还可以带来非常客观的流量。

让我们再回想一下M. A. Rothschild说过的“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那如果能影响甚至控制全球的货币发行呢?算了,不回想了,真的难以想象。

转载声明:本文 由CoinON抓取收录,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oinON资讯立场,CoinON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若以此作为投资依据,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19年7月1日 下午10:48
下一篇 2019年7月1日 下午10:49

相关推荐

吴桐: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会是下一个互联网央行吗? | 火星号精选

星期一 2019-07-01 22:48:50

吴桐: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会是下一个互联网央行吗? | 火星号精选

吴桐,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商务部CECBC区块链专委会副主任,数字经济商学院院长,数字资产研究院(CIDA)研究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青年研究员,区块链经济学者

摘要

本文从Libra的使命、技术框架、经济模型、事件的潜在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核心结论如下:Libra会对现有的资本管制政策会造成进一步冲击,Libra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英美的支持,其信用比一些小国央行还要强;Libra的抵押资产选取方式不仅填补了当前稳定币没有大规模采用金融证券的空白,更对金融证券的需求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具有巨大的博弈空间;Libra协会清一色的巨头配置基本宣布了区块链“草根时代”的终结,区块链的工具化程度逐渐增强,而理想主义日渐式微;金融和科技的角力来看,Libra是硅谷精英首次染指华尔街权力,科技会在金融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Libra发币的方式类似于大国的商业银行和小国的央行,未来对全球流动性的影响不可小觑。

正文

2019年6月18日Facebook数字货币项目Libra白皮书正式发布,这在区块链、数字货币、互联网和传统金融等行业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前Facebook市值约为5395亿美元,而全球数字货币的市值约为2867亿美元。Facebook的全球活跃用户数为26.6亿人,几乎相当于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大国的人口总和,约占全球总人口的35%。如此一个庞然大物发布了数字货币项目白皮书自然令各方为之震动。然而在这背后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既令人期待又令人恐惧的问题——Facebook数字货币会成为全球的互联网央行吗?

吴桐: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会是下一个互联网央行吗? | 火星号精选

从白皮书的简介中我们看到了Facebook的野望:Libra 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这个新的低波动性加密货币和智能合约平台计划,以期为负责任的金融服务创新开创新的机遇。“简单”意味着精简脚本合约语言,Libra专门定制了一个move语言,支持复杂金融类智能合约的编写和执行。“无国界”意味着以互联网和区块链为治理边界,而不是以国界,这对现有的资本管制政策会造成进一步冲击,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金融的普惠性。在互联网时代政府可以通过监管运营商等中介服务服务商实现一定程度的监管,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程度更强,可监管程度更弱这对政府进一步提出了挑战

“为数十亿人服务”则体现了Facebook在C端二十多亿用户的深厚积淀以及互联网乃至全球的重要影响力,从C端而言KYC应该是需要的,同时转账成本也应该是较低的。同时服务对象的十亿级的数量级意味着区块链的超高性能,Libra 采用了基于 LibraBFT 共识协议的 BFT机制,根据技术白皮书的内容显示,Libra协议最初支持1000 TPS,区块间隔时间为10秒。“低波动性”意味着Libra本质上也是一种稳定币,和现有的稳定币基于法币(USDT等)、数字货币(DAI等)以及“算法央行”不同,Libra的底层资产是一揽子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选择银行存款和短期政府债券的原因在于其现金流的稳定性和价格的低波动性,也意味着银行存款、政府债券等传统金融资产第一次被大规模采用作为稳定币底层资产。这不仅对于数字货币行业具有重大影响,也在需求端对传统金融资产产生了深刻改变。一揽子银行存款、政府债券怎么选取?选取哪家银行,哪个国家?期限是多久?这本身就是巨大的金融权力。可以遇见的是,抵押资产将以美元为主,而一些国家的银行贷款和政府债券能否放进篮子里,则可以成为Facebook与这些国家谈判的筹码。基于这种模式,Facebook的信用创造能力已经胜过一些小国央行。Facebook发币的全球金融权力之争,主战场在美利坚之外。关于底层资产的选取还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没有选取黄金等贵金属作为底层资产,互联网企业从血统上对被凯恩斯称为“野蛮的遗迹”的黄金不感冒,尽管黄金和有价证券都是传统金融行业的资产,但互联网和区块链行业显然更喜欢虚拟化、符号化增强的后者。

此外,Libra协会已确认的26个成员全是清一色的诸如Visa、Mastercard、Uber、Paypal等在内的行业巨头,而Libra协会计划将成员扩充到100 个,根据规则,企业如果要成为协会的创始成员,必须满足下列标准中的至少两项:市值超过10 亿美元或应收款结余超过5亿美元;每年在多个国家/地区为超过 2,000 万人提供服务;被第三方行业协会或媒体公司评为行业百强领导者,协会在评估创始人申请者时参考的部分名单包括 Interbrand 的“全球品牌 100 强”、《财富》杂志的“500 强”、标准普尔全球 1200 指数、FTSE Eurotop 300 指数以及其他评选知名品牌的地区和国家名单。不得不令人慨叹区块链“草根创业” 的黄金时代业已完全结束,而巨头时代已经开始。但另一方面,巨头的竞相入场才是一个行业迎来全社会“黄金时代”的先行指标。

在与监管层博弈层面,巨头也将逐步替换掉草根,扛起行业发展的大旗。区块链的初衷是去中心化,然而同时不要忘了区块链的工具性,中心化的组织和团体可以采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作为其工具,修改其不合理的成本,进而实现自我完善。与此同时,相比草根,巨头的合规性更高,更懂得怎么曲折迂回地与监管层斡旋,更懂得如何做行业品宣,我们也将再次见证传统金融中“猫鼠游戏”似的监管循环。事实上,英美等主流国家的监管层的反应也印证了这一点。6月19日美联储主席Jerome Powell表示,Facebook在发布Libra白皮书之前已经会见了美联储,而美联储并不担心因加密货币无法执行货币政策。6月21日英国央行行长也对Libra表示出欢迎,表示非银机构和科技公司很快就能触达英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并授予其与商业银行相同的权利;Libra则可能会大幅提高金融包容性,并降低支付成本。相比英美央行的乐观和支持,印度、德国等央行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忧,英美政府欲借助Libra这一项目重振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这一事件也不仅关乎区块链和互联网,也关乎货币和金融高边疆。全球各国政府再次被分化成核心国家政府和非核心国家政府,弱小的非核心国家政府面对Libra甚至都无一战之力,货币金融体系直接灰飞烟灭。而对各国政府而言,一味的自下而上的监管难以奏效,如何将自身作为一个参与方实现多维度、全方位的区块链治理恐怕才是应该采取的策略。

 吴桐:Facebook发行数字货币会是下一个互联网央行吗? | 火星号精选

另一方面,互联网和传统金融巨头的入场也意味着中短期内区块链距离去中心化的理想主义越来越远,工具性越来越强,区块链具有成为中心化机构增进效率、加强控制的重要抓手。我发表于2018年12月银保监会主管期刊《金融监管研究》中的学术论文《区块链和金融的融合发展研究》中的一个研究结论是:中心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比特币(区块链第一个产品)诞生的直接原因,而比特币诞生的经济学涵义就是反对中心化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也是区块链的理想主义色彩。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2018年加密货币市场熊市中以USDT为代表的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使用率和交易占比迅速增加,在加密货币市场以向下波动为主后区块链行业选择向传统金融业妥协,而传统金融业也将区块链作为增效赋能的工具,Facebook发币将这一趋势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但与此同时,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在全球的可接受程度也得以提高,完全的去中心化和中心化都不是各方可以接受的方案,二者的折中更适合区块链的落地与推动。有的时候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但退完一步之后难的是不忘初心。

接着我们回到了本文的核心命题——Libra会成为全球的互联网央行吗?不管这个问题无论在一部分人看来多么令人期待,还是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多么恐怖,我们都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从当前来看,Libra虽然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区块链的全球货币,但并不制定自己的货币政策,而是沿用篮子中抵押的金融资产所对应的中央银行政策因此说Libra向哈耶克的“货币非国家化”迈进了一步,则是从较浅的层次理解这一问题。尽管发行的主体并不是国家,但抵押资产仍是在法币世界中流通的资产。如果Libra严格采用1:1锚定,则本质上类似于小型开放经济体的货币局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和大型经济体的商业银行操作模式。比如我国央行近年来经常使用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中的的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则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商业银行向央行抵押合格抵押品则可获得相应的信贷。而同时,Libra的白皮书里清楚地写道,Libra用户不能进行反向兑付,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力。而更早的经典的类似的金汇兑体系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但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是可以反向兑换黄金,“特里芬难题”决定了美元持有者长期具有反向兑换美元的动机,这也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直接原因。Libra里央行的位置被区块链取代,而Facebook作为商业银行则获得流动性。因此Libra还远远谈不上全球互联网央行但假以时日,随着B端和C端客户量的增多以及强大的货币金融网络的形成,Libra有没有可能“篡汉自立”目前非常难以说清楚。从美国的视角来看,这次可以看作硅谷精英对华尔街的一次重大挑战。过去无论硅谷精英们如何通过技术赌对历史发展趋势都难以挑战华尔街的货币金融权力,而这次历史的天平终于向硅谷倾斜。

对于Facebook能将多少用户转化成Libra的用户,可能并不会存在太大障碍。当用户习惯于使用一个企业的商品时,对于接受其货币的概率就大大提高。同时泛互联网时代基于信息技术的类货币产品本来就是畅销品,何况是Facebook的产品。不能说能实现1:1转换,但可以预见的是转化率不会低,而且Libra本身还可以带来非常客观的流量。

让我们再回想一下M. A. Rothschild说过的“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那如果能影响甚至控制全球的货币发行呢?算了,不回想了,真的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