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看Web3.0都经历了哪些革命 | 号精选

众所周知,当今的网络充满了广告。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广告?早在网络启动时,它就没有原生的方式来传递价值。人们通过在线广告获利,久而久之广告成为Web默认的业务模式。

  1989年,英国科学家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1991年,万维网在因特网(Internet)上首度向公众开放,随之万维网在世界范围内风靡,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互联网”。

web3.0

  网络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并正在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019年,是万维网30岁的生日。然而其创始人Tim Berners-Lee却在网上表示,他对近年来网络的发展方向很不满意。其原话如下:

  ”At age 30,this is not the Web we wanted”

  “30岁之际,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网络”

  事实上,Tim Berners-Lee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因为网络发展至今,在很多方面已经背离了其创始时的初衷。下面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网络的发展史。

  1969年,计算机在“联机”之初,美政府担心中央计算机会遭到攻击或破坏,便建立了分布式系统,其中包含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多台计算机。如此即便一台被破坏,其他计算机仍可继续运行。这便是后来“去中心化思想”的来源。

web3.0

  1983年,美国防部将ARPA分为军网和民网,民网便是后称的因特网(Internet)。随之便如本文开头所说,Tim Berners-Lee的万维网开始在因特网上大放异彩。万维网是因特网上最早的应用程序之一。

第一代互联网:Web 1.0

  1995年,像Mosaic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这样的“新”浏览器将Web带给了主流受众进行“网上冲浪”。但其网页设计太糟糕,且需要拨号连接。下载照片或视频需花很长时间。这便是“Web 1.0”。需指出的是,Web1.0是分布式的,所以任何人都可自由地构建它。但Web 1.0是只读的,这意味着每千名浏览Web的用户中,只有少数人具有发布内容的权限。

第二代互联网:Web 2.0

  然而,上述问题在2005年时发生了变化,诸如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等新网站带来了“Web 2.0”。首次,任何人都可在线发布内容。它们推动了当今Web的广泛普及。与此同时,这些新站点很快也暴露出问题。在他们使网民生活变得更轻松时,却在秘造“围墙”,网络开始偏离其原始愿景。以前组成Web的计算机逐渐演变为这些平台所需的大型集中式数据中心。

web3.0

  为什么需要去中心化网络?因为现在的网络“坏”了!

  广告泛滥:众所周知,当今的网络充满了广告。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广告?早在网络启动时,它就没有原生的方式来传递价值。人们通过在线广告获利,久而久之广告成为Web默认的业务模式。

  数据泄露:2017年时《经济学人》就宣布数据是“新石油”。而数据又是在众多大型集中式服务器中收集的,这些服务器又是黑客喜欢攻击的目标。如Equifax、Facebook和Google等公司的数据泄露事件等。

  监视:当然,公司并非唯一囤积数据的,政府也这样做。2014年的Edward Snowden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的一项全球监视计划。美国除外,还有其他国家的政府,他们利用收集的有关其公民的数据为他们提供社会评分。

  资料遗失:两千年前,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毁。大火烧毁了历史上成千上万的宝贵文件。这是人类的悲剧,但其实这种事情每天都在网络上发生。如:访问页面时出现“404错误”,链接断开,页面丢失等。

  诸如上述案例不胜枚举。现在的Web真的存在很多问题,那我们该如何处理?

第三代互联网:Web 3.0

  随着Web 2.0理念的普及,随之而来的问题是:Web 3.0会是什么样子?去年,有一个名为“Web 3.0 Summit”的大型会议,会议聚集了很多工程师和研究员。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让Web 3.0重新回归去中心化网络。

  研究者表示,Web3.0主要将带来三大革命:

  首先是货币将成为互联网的原生功能。上文提到广告已成为Web的默认业务模型,因为没有可靠的方法可以在其上传递价值。但庆幸的是,如今已出现了解决该问题的发明:比特币。

  (1)比特币革命。比特币最终是否只是一种时尚并不重要。因为它产生了滚雪球的效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数字货币的思考方式。比特币带来了两项重大创新:它允许数字稀缺;它使用户无需任何中介即可在线上花钱。这两项创新将带来我们所谓的价值互联网。

  (2)价值互联网。要了解这引起的变化有多大,请考虑Web 1.0和2.0是如何革新了信息的自由流通。技术改变了每种媒体:报纸、电话、电视、书籍、广播、摄影及百科全书等。 

  其次是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了新功能。去中心化应用程序背后的想法是采用支持比特币的创新技术,并将其添加到Web应用程序中。比如我们可以将当今使用的每个应用程序带到Web上。例如Airbnb、Twitter、Facebook、YouTube都在构建去中心化版本,没有中央权威或权力。

  那我们如何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IPFS项目值得一提。

web3.0

  IPFS是Protocol Labs创建的一个项目,即星际文件系统。旨在替代HTTP。概括地说,IPFS允许用户创建本地Web。

  比如:现在要下载图像,可能要从云中下载图像。但IPFS能利用这些设备的网络功能(例如Wi-Fi)来创建互连网络。使用IPFS,用户仍然可以从云中下载文件,但是一旦有了文件,任何人都可以从该用户的设备中获取该文件。

  这带来许多好处。比如能够抗审查制度、更永久、解决数据丢失、解决数据丢失等问题。 

  最后是用户对其数字身份和数据有更多的控制权。众所周知,政府一直通过发放护照和驾驶执照来管理国民的身份信息。而近年来,很多私营公司也已成为身份管理者。如今,网上会有很多表格,要求我们提供各种个人信息。对于较小的公司,很难管理身份。

  为了寻求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有很多以Web 3.0为模型打造的应用程序,如@metamask、新浏览器Brave、MyEtherWallet、Coinbase Wallet这样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等,大家可以体验一下!

转载声明:本文 由CoinON抓取收录,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oinON资讯立场,CoinON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若以此作为投资依据,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资讯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上一篇 2020年4月1日 上午10:23
下一篇 2020年4月1日 上午11:23

相关推荐

一起来看看Web3.0都经历了哪些革命 | 号精选

星期三 2020-04-01 10:23:03

  1989年,英国科学家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1991年,万维网在因特网(Internet)上首度向公众开放,随之万维网在世界范围内风靡,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互联网”。

web3.0

  网络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并正在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019年,是万维网30岁的生日。然而其创始人Tim Berners-Lee却在网上表示,他对近年来网络的发展方向很不满意。其原话如下:

  ”At age 30,this is not the Web we wanted”

  “30岁之际,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网络”

  事实上,Tim Berners-Lee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因为网络发展至今,在很多方面已经背离了其创始时的初衷。下面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网络的发展史。

  1969年,计算机在“联机”之初,美政府担心中央计算机会遭到攻击或破坏,便建立了分布式系统,其中包含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多台计算机。如此即便一台被破坏,其他计算机仍可继续运行。这便是后来“去中心化思想”的来源。

web3.0

  1983年,美国防部将ARPA分为军网和民网,民网便是后称的因特网(Internet)。随之便如本文开头所说,Tim Berners-Lee的万维网开始在因特网上大放异彩。万维网是因特网上最早的应用程序之一。

第一代互联网:Web 1.0

  1995年,像Mosaic和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这样的“新”浏览器将Web带给了主流受众进行“网上冲浪”。但其网页设计太糟糕,且需要拨号连接。下载照片或视频需花很长时间。这便是“Web 1.0”。需指出的是,Web1.0是分布式的,所以任何人都可自由地构建它。但Web 1.0是只读的,这意味着每千名浏览Web的用户中,只有少数人具有发布内容的权限。

第二代互联网:Web 2.0

  然而,上述问题在2005年时发生了变化,诸如YouTube、Facebook和Twitter等新网站带来了“Web 2.0”。首次,任何人都可在线发布内容。它们推动了当今Web的广泛普及。与此同时,这些新站点很快也暴露出问题。在他们使网民生活变得更轻松时,却在秘造“围墙”,网络开始偏离其原始愿景。以前组成Web的计算机逐渐演变为这些平台所需的大型集中式数据中心。

web3.0

  为什么需要去中心化网络?因为现在的网络“坏”了!

  广告泛滥:众所周知,当今的网络充满了广告。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广告?早在网络启动时,它就没有原生的方式来传递价值。人们通过在线广告获利,久而久之广告成为Web默认的业务模式。

  数据泄露:2017年时《经济学人》就宣布数据是“新石油”。而数据又是在众多大型集中式服务器中收集的,这些服务器又是黑客喜欢攻击的目标。如Equifax、Facebook和Google等公司的数据泄露事件等。

  监视:当然,公司并非唯一囤积数据的,政府也这样做。2014年的Edward Snowden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美国的一项全球监视计划。美国除外,还有其他国家的政府,他们利用收集的有关其公民的数据为他们提供社会评分。

  资料遗失:两千年前,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毁。大火烧毁了历史上成千上万的宝贵文件。这是人类的悲剧,但其实这种事情每天都在网络上发生。如:访问页面时出现“404错误”,链接断开,页面丢失等。

  诸如上述案例不胜枚举。现在的Web真的存在很多问题,那我们该如何处理?

第三代互联网:Web 3.0

  随着Web 2.0理念的普及,随之而来的问题是:Web 3.0会是什么样子?去年,有一个名为“Web 3.0 Summit”的大型会议,会议聚集了很多工程师和研究员。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让Web 3.0重新回归去中心化网络。

  研究者表示,Web3.0主要将带来三大革命:

  首先是货币将成为互联网的原生功能。上文提到广告已成为Web的默认业务模型,因为没有可靠的方法可以在其上传递价值。但庆幸的是,如今已出现了解决该问题的发明:比特币。

  (1)比特币革命。比特币最终是否只是一种时尚并不重要。因为它产生了滚雪球的效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数字货币的思考方式。比特币带来了两项重大创新:它允许数字稀缺;它使用户无需任何中介即可在线上花钱。这两项创新将带来我们所谓的价值互联网。

  (2)价值互联网。要了解这引起的变化有多大,请考虑Web 1.0和2.0是如何革新了信息的自由流通。技术改变了每种媒体:报纸、电话、电视、书籍、广播、摄影及百科全书等。 

  其次是去中心化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了新功能。去中心化应用程序背后的想法是采用支持比特币的创新技术,并将其添加到Web应用程序中。比如我们可以将当今使用的每个应用程序带到Web上。例如Airbnb、Twitter、Facebook、YouTube都在构建去中心化版本,没有中央权威或权力。

  那我们如何构建去中心化应用程序?IPFS项目值得一提。

web3.0

  IPFS是Protocol Labs创建的一个项目,即星际文件系统。旨在替代HTTP。概括地说,IPFS允许用户创建本地Web。

  比如:现在要下载图像,可能要从云中下载图像。但IPFS能利用这些设备的网络功能(例如Wi-Fi)来创建互连网络。使用IPFS,用户仍然可以从云中下载文件,但是一旦有了文件,任何人都可以从该用户的设备中获取该文件。

  这带来许多好处。比如能够抗审查制度、更永久、解决数据丢失、解决数据丢失等问题。 

  最后是用户对其数字身份和数据有更多的控制权。众所周知,政府一直通过发放护照和驾驶执照来管理国民的身份信息。而近年来,很多私营公司也已成为身份管理者。如今,网上会有很多表格,要求我们提供各种个人信息。对于较小的公司,很难管理身份。

  为了寻求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前已有很多以Web 3.0为模型打造的应用程序,如@metamask、新浏览器Brave、MyEtherWallet、Coinbase Wallet这样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等,大家可以体验一下!